第110章 千人瞩目 神迹工程 (第2/3页)
但是,神明的伟力,就在于祂真的能做到虚空造物!
在现场没有青砖条石的情况下,给你垒起一段城墙来,在法雷尔看来,这足以证明,神明的无上威能。
就在双方的沟通团队在就城墙的高度,厚度,长短等商榷的时候,城主那边又传来了话。
不要城墙。
“城主说了,城墙遮挡视线,影响心情,所以才一直留着没建,更何况你这只能修一段,也不能全修,城主觉得让人家看到了,还以为我们修不起呢,不好!”
法雷尔有点郁郁了。
“这样不行,那也不好,那,你们究竟想怎么办?”
陈默就等着这句话呢。
当天下午,来自火炬少年团的一个工程小队,就捧着厚厚的一大迭图纸,在赫兰的陪同下来到了法雷尔的居所。
“领主大人的意思,既然法雷尔主祭要展示神迹,那就应该展示的全面一些,我们这里有个小工程,就是在地上挖些沟渠,肯定比城墙要简单,但恰好包含的内容比较多!”
法雷尔看不懂图纸,不要紧,对方还带来了沙盘。
这个工程,真正是目前瀚海领最缺的,因为这关系到领地发展的核心要件,粮食生产。
薄膜大棚终究只能解决一部分粮食,对外采购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波动的影响,万一来个战争灾荒什么的,总不能说领地的人吃的粮食也从东夏运输。
那实在过于浪费血脉祭坛的运力了。
归根结底,还是要大规模开垦农田。
露天非温室环境种植的海水稻,大约只能做到一年两熟,亩产六百公斤上下。
按照最粗糙的算法,口粮消耗加上饲料用料加上留种,一亩地一年只能养活六个成年人,如果长期从事重体力活动,会进一步锐减至只能养活四点八个人。
瀚海领现在劳工加上家属三千多人,有大人有小孩,就按亩均养活六人算,至少也要开出五百亩以上的田地。
加上后续还有持续购入的奴隶,未来长期发展的规划,适当储备粮食应对特殊情况的需求等要素综合考量,瀚海农业区一期规划了两千亩以上的海水稻田地。
但海水稻既然是水稻,对水的需求就很大,如果全靠人力挑水的话,那基本上别的事都干不了了。
最好的方法,还是修渠,直接将咸水湖的水引灌到田区。
不过到目前为止,结合地形勘探的图纸放在那里吃灰吃好久了,这项工程是一点没动,太费劲了!
整个勘测开挖的工程量有多大就不说了,只说在沙漠环境中,如何避免水渠中的水渗入沙土层,在流淌过程中大量流失,就足以让工程团队头皮发麻。
毕竟这里又不具备给河道贴瓷砖的条件。
就这么一来二去,拖了下来。
现在,这项工程被摆在了法雷尔面前。
“一纵两横三道主渠,注意渠底的走势要逐步降低,让水流能够顺畅的进入下游。”
“顺着主渠道还有十二道分渠,形成一个完备的输水管线,最终实现整个灌溉区渠到水到的效果。”
“大概情况就是这样,我们还带来了农业区二期规划和三期规划的图纸……”
法雷尔又好气又好笑,当然,还有好奇。
以他的眼光,还无法分别出这项工程的规划含金量究竟如何,只不过,这种严谨而规整的风格,确实给了主祭不一样的感受。
仔细研究了一会儿之后,主祭大人表示:我只能完成主渠的工作,至于那些分渠,恕我无能为力!
陈默领主大喜过望。
有主渠就行,人不能太贪心!
接下来,是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前期准备。
法雷尔不会看图纸,七眼之神大概也不会,毕竟没学过工程制图,三视图看不明白。
就算看得懂,也未必能做到按图施工,所以,陈默安排了前置的定位工作。
半人马工程小组每隔一段距离,就挖出一个标准水渠的梯形横截面,用以锁定在这一位置处的水渠长度、深度和坡道角度。
未来,尊贵的大神官只需要按照引导线,将每两个截面之间以直线的方式连接贯通,就能做出一道符合标准尺寸的水渠。
还有转角位置,每一个L型转角和T型接头,半人马小队都提前完成精确的挖掘尺寸定位,力争一次成型,无须返工。
展示神迹的日子终于到来。
为了给足法雷尔主祭面子,也为了最大化“教育”效果,陈默大手一挥,给全体领民放了一天假。
数千名瀚海领的工人、家属们被组织起来,黑压压地聚拢在规划渠区两侧的沙丘上。抱怨声此起彼伏:
“啧,这劳什子神庭真会挑时候!歇这一天,老子少挣二十工分!”一个古铜色皮肤的大汉蹲在地上,用粗糙的手指捻着沙子,心疼地嘟囔。
“就是!我家小子在少年团帮我算得清清楚楚,再干俩月,我家就能转‘准国民’了!这不是耽误事儿嘛!”
“还有伙食!”另一个精瘦的汉子掰着指头算,“干活管饱饭,歇工得扣工分买饭!里外里亏大了!”
“都别嚷嚷了!”
巡逻的小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