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波谲云诡,皇权角逐 (第2/3页)
武后离间,同盟生隙
武后见正面打压太子的计划未能得逞,便继续实施许敬宗的离间计。她派人在同盟大臣中散布谣言,说张柬之有谋反之心。
“听说张相暗中勾结一些大臣,准备谋反,扶持自己的势力。”这个谣言在同盟中迅速传开。
一些大臣开始对张柬之产生了怀疑。“张相一向正直,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但这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让人不得不信。”一位大臣说道。
张柬之得知这个谣言后,心中十分气愤。“这分明是武后的阴谋,想分化我们的同盟。”
他找到李弘,说道:“殿下,您一定要相信我,我对您忠心耿耿,绝无谋反之意。”
李弘也相信张柬之,但他知道这个谣言已经对同盟产生了影响。“张相,我相信你。但我们必须想办法消除大家的疑虑。”
七、真相探寻,水落石出
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李弘决定亲自调查这个谣言的来源。他和裴元庆乔装打扮,暗中走访了一些大臣。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终于发现这个谣言是武后指使许敬宗散布的。李弘心中更加愤怒,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与武后摊牌的时候。
“张相,我们已经查明了谣言的来源。这是武后的阴谋,我们不能让她得逞。”李弘对张柬之说道。
张柬之说道:“殿下,我们可以召开一次同盟会议,将真相告诉大家,让大家不要再被谣言所迷惑。”
李弘点点头:“好,就这么办。”
在同盟会议上,李弘将调查结果告诉了大家。大臣们听了,纷纷表示愤怒。
“武后如此阴险狡诈,竟然用这种手段来分化我们的同盟。我们绝不能让她得逞。”一位大臣说道。
经过这次会议,同盟内部的疑虑终于消除,大家又重新团结在了一起。
八、太子决策,主动出击
李弘意识到,一直被动防守不是办法,必须主动出击,才能彻底击败武后。
他与张柬之、裴元庆等人商议后,决定在朝堂上揭露武后的罪行,让她在众人面前原形毕露。
“殿下,此举风险极大,武后在朝堂上势力庞大,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张柬之说道。
李弘坚定地说道:“我已经考虑好了。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一举击败武后。”
于是,他们开始收集武后的罪证,包括她陷害太子、行刺太子妃、散布谣言等罪行。同时,他们也联络了更多的大臣,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九、朝堂对决,剑拔弩张
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李弘决定在早朝上揭露武后的罪行。
“陛下,儿臣有要事启奏。”李弘跪在朝堂上说道。
李治看着李弘,心中有些疑惑:“太子,有何事但说无妨。”
李弘站起身来,大声说道:“陛下,武后心怀不轨,多次陷害儿臣,行刺太子妃,还散布谣言分化我们的同盟。她的罪行累累,罪不可恕。”
武后脸色一变,大声反驳道:“太子,你不要血口喷人。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本宫所为?”
李弘拿出收集到的罪证,一一展示给大家看。“陛下,这些都是铁证,足以证明武后的罪行。”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对武后的行为表示震惊和愤怒。
李治看着这些证据,心中十分矛盾。他与武后夫妻多年,感情深厚,但武后的所作所为又让他无法容忍。
“武后,你还有何话说?”李治问道。
武后心中有些慌乱,但她还是强装镇定:“陛下,这些证据都是太子伪造的,目的是为了陷害本宫。”
十、局势逆转,胜负难料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许敬宗站了出来:“陛下,太子所提供的证据并不能证明是武后所为。这有可能是太子为了争夺皇位,故意陷害武后。”
一些武后的支持者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不能仅凭太子的一面之词就定武后的罪。”
朝堂上的局势瞬间逆转,支持武后的大臣开始占了上风。李弘心中十分焦急,但他知道不能轻易放弃。
“陛下,儿臣所说句句属实。武后的罪行人神共愤,若不加以惩处,朝廷将无宁日。”李弘说道。
李治看着朝堂上的混乱局面,心中十分头疼。他一时也无法做出决定。
“此事暂且搁置,待朕查明真相后再做定论。”李治无奈地说道。
李弘知道这次朝堂对决虽然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但也让武后陷入了被动。他相信,只要继续收集证据,总有一天能彻底击败武后。
而武后虽然暂时稳住了局面,但她也知道李弘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更加激烈的较量还在后面,皇权的角逐依然充满了变数。
十一、后宫风云,暗潮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