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民生多艰 (第3/3页)
口气,清朗声音响起,带着初生牛犊的锐气:“垄上枯苗裂土唇,官仓新谷腐陈陈。”
诗句方落!
“放肆!”薛映雪柳眉倒竖,厉声呵斥!
这分明是在直刺贪腐!
青年“噗通”跪倒,额头渗出冷汗:“学生……学生妄言……”
“大皇姐!”二皇子薛尧慵懒地声音适时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嘲弄,“题目是您亲口定的,人家直言其‘艰’,怎么反倒成了‘放肆’?若是皇姐只爱听粉饰之辞,何不早说?何必戏弄这些穷书生?如此儿戏,倒不如趁早散了!”
薛映雪脸色瞬间铁青,胸脯剧烈起伏。
当着满场举子,薛尧这番话如同当面扇她耳光!
她强压怒火,指甲深深刺入掌心。
“……起来!”她几乎是从齿缝里挤出声音,“本宫是为那‘腐陈陈’之景象怒其不争!非为尔言!”
她挥手,“念你有才气,照赏不误!”
内侍立刻捧上白花花的银锭。
青年捧着银子,脸色变幻,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有一丝茫然。
此举如同打开了闸门!
见真得了赏赐又未被深究,踊跃者立时多了起来。
颂扬之声有之,但更多是直面现实的沉重诗行。
轮到一个面容黝黑、眼神质朴的书生上前。他站得笔直,带着风尘仆仆的乡土气息,声音沉缓有力:“鬻儿犹不足充饥,瘦骨支离卧路岐。莫怪天公频降厄,人间自有不平犁!”
四句念罢,仿佛有凛冽的寒风刮过暖阁!
诗中描绘的卖儿鬻女、遍地饿殍、人祸甚于天灾的景象,让满座朱紫显贵都感到了刺骨的凉意。
薛映雪目光锐利地盯着他:“你是何方人士?”
书生躬身:“学生从并州而来,跋涉千里,赴京赶考。”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此诗……乃学生一路亲眼所见。”
并州!
薛映雪心中一动。
她挥手:“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