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7章 杨-米尔斯方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367章 杨-米尔斯方程 (第3/3页)



    毕竟毫不谦虚的说他也是这一领域的顶尖学者,对此自然不会陌生。

    那绝不是简单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扩展。

    那熟悉的独特的协变导数 D,还有那象征着非阿贝尔本质的[A, A]……

    “杨…杨-米尔斯方程?!”

    李卫国突然觉得嘴巴有点发干,他仿佛一下子被拉回了二十多年前的深夜。

    彼时还是个研究生的他,在图书馆昏暗的灯光下,对着那页印有杨-米尔斯方程是理解规范场的讲义抓耳挠腮、几近崩溃。

    那些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如同锁链般缠绕着物理学的王座,是理论物理学王冠上最难采摘的明珠之一,是千禧难题,更是足以让绝大多数物理学家,甚至是顶尖数学家们望而生畏的绝对领域!

    他震惊的点在于洛珞对其的熟悉和运用程度,绝不是刚刚接触。

    难不成洛总最近在研究杨-米尔斯方程?!

    只是沉声这个疑问就已经让李卫国很惊讶了,距离N-S方程被数学界认可登刊才过了多久,洛总就向第二个千禧难题发起攻势了?

    而这还是在他身兼着“夸父工程”总设计师,这样核心重要的职位的同时,研究出来的成果,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他都哪来的时间啊?!

    不过惊讶归惊讶,其实仔细想想这还真是最合理的结果。

    没有人会觉得洛总会放弃在纯粹数学和物理学上的学习,那么以他在偏微分方程上的造诣,无论是出于擅长的方向,还是他的喜好,那么杨-米尔斯方程似乎都是他的不二之选。

    虽然二者看似分属不同领域,前者是量子场论的核心,后者描述流体运动,但它们在数学结构和物理特性上存在深刻的共同点。

    两者都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典型代表,因自相互作用项导致的极端复杂性,无法解析求解。

    还有丰富物理现象,前者的禁闭、后者的湍流。

    以及跨越尺度的行为,共同体现了自然界中“简单规则衍生复杂结果”的核心范式。

    真要说洛总还要继续选一个方向,向千禧难题发起挑战,选择杨-米尔斯方程确实合理。

    他当然不会觉得这是洛总在碰上磁场问题后现学的,那得是什么样的天才……不,那都不是人类了。

    事实上他还真就无意中猜中了事实的真相。

    而更让李卫国震撼的,还是洛珞对这些艰深理论的应用方式,当然了,这也是【扫描仪】的功劳。

    无论多复杂的理论,只要积分足够,扫出来就可以直接熟练使用,比在这一领域浸淫了几十年的专家学者还要专业。

    以至于把李卫国这个从业二十多年的资深教授都给看愣了。

    因为此刻洛珞的所作所为,这不是在证明“质量间隙”那种级别的纯理论攻关,而是工程化的推演!

    纯粹数学上的天才也就算了,这他还可以理解,但在物理应用上的融会贯通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洛珞笔下的杨-米尔斯形式,似乎被巧妙地“退化”或“映射”到了电磁场这个阿贝尔规范特例上,服务于一个匪夷所思的工程目标:

    核心跃迁:利用规范场的相位缠绕特性,构筑路径积分补偿模型!

    随即公式如同瀑布一般倾斜而下……

    那正是源于对杨-米尔斯思想精髓的提炼——非阿贝尔规范场的自我相互作用与非线性能量结构!

    旁边是另一个关键标注:

    路径积分拓扑修正耦合模型:放弃追踪每一份磁通量子,在高维位形空间中,计算磁漏、涡流热、光束传播在“经典-量子混合态”下的概率幅相位相干路径。

    通过构造特殊的补偿相位泛函,在积分路径上动态调整,使得在宏观可观测层面,导致破坏性光路偏转和热失控的路径相位相互抵消或弱化,稳定进入拓扑安全区!

    这是一个将微观物理的复杂相互作用与宏观工程控制通过精妙的数学语言强行耦合的惊世构想!

    是利用杨-米尔斯场论的核心数学工具,非阿贝尔特性、纤维丛联络,去解决超导磁体边缘杂散磁场所造成的毫弧级激光偏转和局部热失控?!

    李卫国的呼吸突然有那么一瞬间的停滞。

    他端着餐盘僵立在门口,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在那些方程算式上,大脑一片轰鸣。

    他知道洛总是天才,这是整个华国乃至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完全不用谁去强调或者重复。

    但眼前的青年却还在一遍遍刷新着他的认知,这已经超越了他对“天才”的所有认知框架。

    啪嗒!

    一滴滚烫的参汤终于无法抑制地溅落在地上,在冰冷的地板上留下一小团湿痕,同时也惊醒了失神的李卫国。

    洛珞似乎这才察觉身后有人,笔尖稍顿,回过头来看到李卫国后顿时一笑:

    “李工?正好,磁漏是规范势的溢出,热失控是它感应的涡旋耗散,虽然没有完美解,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拓扑凹槽。”

    他侧过身,指着那个标记着张量式子的区域,眼神疲惫却燃烧着不容置疑的光芒:

    “在那里,无形的磁场、流体的混沌惯性、光束的量子路径……即使微观无序,宏观参数也会奇迹般地被‘相位相干’的拓扑结构锁死在目标值附近。”

    “我们在成都稳定流体涡旋、在京城固定材料界面的经验,就是它的前兆,现在,该用它来囚禁这点磁漏了。”

    李卫国感觉自己的心脏被这句话攥紧了。

    他看着那白板上的N-S与杨-米尔斯共舞的符号丛林,看着那张年轻却仿佛承载着人类智慧极限重量的侧脸,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敬畏瞬间淹没了他。

    他知道,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可能改变未来工程物理学版图的智慧正在诞生。

    他喉咙滚动了一下,想说点什么,最终却只是发出一个嘶哑、几乎不成声的字音:

    “…嘶…啊?”

    本就已经步入冬天,室内不高的温度瞬间又降下去了两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