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意料之外的选择 (第2/3页)
了道具车间新送来的零件散发的冰冷金属气息,还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焦灼。
那不仅仅是工业级别的精确带来的压力,更是无数颗跃跃欲试的心被“3D科幻巨制”这个词点燃后的狂热。
业内人都清楚,踏上这艘船,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曝光,是咖位,更是有可能在国产电影的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毕竟不仅仅是演员、导演那几个有限的主创可以声名鹊起,即便是道具师,做出了这一单,那在业内也是叫的响的成就。
风声鹤唳,却又目标明确。
刘培强这个角色,剧本摘要里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个复杂的轮廓:空间站的孤胆英雄,连接天地的桥梁,饱含理想主义光芒却深藏对地球家人的愧疚与挚爱。
年龄要求精准地定位在四十岁上下,既要有历经风雨的成熟沉稳,又需要留存青年将官的锐气与担当,更重要的是,眼神里必须拥有那份理想主义的光芒。
这也是无数道目光最先射向的位置,因为这一角色整个拾光都没有一个合适的演员,而且又是主演,很大可能是这部电影放出来戏份最多的角色了。
许多被视为“一线中生代”的实力派演员,他们的内心独白在无声上演。
某个早已在电视剧领域封神的影帝级人物,经纪人递上的橄榄枝被打回,反馈委婉却清晰:
导演组在寻求一种更具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感的形象,那与他在小屏幕上的厚重家国形象略有偏差。
他在家中翻阅着剧本摘要,指尖划过“空间站”、“百年守护”这些字眼,心里那份对突破戏路的渴望,最终化成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
另几位同样星光熠熠的候选人,或在思考角色的张力,或在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势。
有人特意收集了国际空间站相关的影像资料,试图捕捉那些宇航员长时间在失重环境下的特质。
就连互联网上都开始大肆的“选角”,各种网站自发搞起了投票,选出他们心中最适合演这部戏的阵容。
一般每一部关注度很高的影视剧,都免不了会有这么一个过程,最典型的就是大胡子,每次开拍之前不在网络上炒个半年,他是不会罢休的。
只是洛珞的戏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过程。
倒不是说他的戏关注度低,那当然不可能。
只是他每次定档都太快了,几乎场地道具一准备好,立马就开机,然后拍摄期间还严格保密,等到大家在网上了解到一些消息,戏都快上映了,还上哪讨论选角去。
而这次,因为《流浪地球》那格外漫长的筹备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甚为复杂的诸多环节,终于是没有可能保证密不透风了。
网友们也是难得的,在洛神身上过了一把嘴瘾,替他提前选个角。
对于刘培强这一角色,大家也是各种发挥想象力,从拾光的张嘉译,到香江的刘德化,选了不下二十个演员出来,其中刘德化的呼声是非常高的。
全民偶像光环下淬炼出的成熟魅力,独步亚洲的商业号召力与日益精进的演技,无疑都在佐证着他能够胜任这一角色。
而另一派网友则有不同意见。
“如果洛神的这部电影是真正意义上的3D科幻巨作,那就势必要发行海外,彻底的打开我们的科幻国门,不是我小看华仔,他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这边还行,但他的国际影响力完全不够。”
“那你说谁适合?”
“毫无疑问——程龙!”
这就是另一派主流的观点了,所谓要找四十多的演员,但程龙已经五十多了完全不叫事。
对于影视圈来说,五十多的演员,演四十多岁的角色简直是玩一样。
尤其是那些中年演员,需要把角色从青年一直演到老年的,同样有很多。
至于程龙和刘德化如果受邀会不会出演,这个问题基本不在网友的顾虑当中,无论从哪种角度看,似乎都不存在拒绝的理由。
总不能是洛神不舍得花钱吧,那也太扯了,毕竟电影还没开拍,拾光就已经豪掷了五亿出去,这个制作成本请程龙也是绝对请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