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记忆的逆流与囚笼的裂痕 (第3/3页)
扶无框眼镜,眼中闪过一丝微讶:
“KLM协议?那是上世纪的基础理论了,秦海,你……你不是也在研究量子算法吗?现在方向更多集中在误差校正和环境变量的动态耦合上,尤其是非欧几里得空间的量子纠缠应用。”
“秦海”?
这个被强行赋予的名字再次响起,带来的不是认同,而是更深的疏离感。
尤其是时佳雪提及“非欧几里得空间的量子纠缠”时,一些奇异的东西在他意识深处……共鸣了。
仿佛一扇尘封的巨门被无形的钥匙轻轻触动。
不是具体的记忆,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极度熟悉的感觉,一种对这些艰深概念无需思索的本能掌控感。
与此同时,大量破碎的记忆在荧幕上还是闪烁。
当列车某处设备发出特定频率的微弱电流噪音时,陆星衍能下意识地在脑中构建出其可能的电子线路模型,并对噪声源进行精确定位的画面。
一个穿着实验服的身影正站在一个巨大的量子计算阵列前,屏幕上流淌的复杂波形,与“源代码”程序里用于稳定他量子意识的编码模式……惊人地同源!
方欣在安抚陆星衍时,有些固定的说辞模式,仿佛在背诵一本厚厚的“面对实验体V型”的操作手册。
当陆星衍在一次循环结束后,故意用一句极其拗口、关于量子退相干补偿算法的专业句子描述自己的挫败感时,方欣虽然努力维持平静,但眼神里有一闪而过的茫然和一丝……程式化之外的无措。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次循环里,陆星衍利用全部时间开始寻找自己身份的秘密。
而剧情真正的转折,发生在第十三次循环里,失败的炸弹破解过程中。
是的,相比于八分钟的爆炸限时,如果能先一步拆解炸弹,是不是就会有更多乃至无限的时间来让他查明真相呢?
于是从第十一次循环开始,他将炸弹的事告诉了时佳雪,希望集两人之力共同破解炸弹。
这还是洛珞在【剧本游戏】出来后获得的灵感,临时修改的剧本,现在看来效果意外的不错。
那是佳雪根据陆星衍提供的精确物理参数,在巨大的压力下推导出了一个简化但极具突破性的耦合算法框架。
“我们需要将高频电磁脉冲叠加到一个特定相位的引力波背景扰动点上,才能暂时冻结核心力场的自我迭代……”
时佳雪急促地说,用尽了她全部的智慧和灵感:
“但这个相位点难以精确同步锁定!”
就在这句话落下的瞬间,炸弹核心力场的混乱数据通过陆星衍临时组装的简陋传感器汹涌冲入陆星衍的感知。
如同闪电撕裂长夜!
一个词,一个无比精准、甚至带着一丝自负的术语,毫无征兆、无比清晰地砸进了陆星衍的意识核心——“环境变量诱导式量子退相干屏障生成器”
EV-Quant Decoherence Barrier Generator!
今天六更呈上,写了将近两万字,我可不可以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