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4章 后续的提升方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84章 后续的提升方案 (第2/3页)

立项时就不变的宗旨,洛珞的安全比项目推进的优先级更高。

    洛珞端起茶杯,指腹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温热,指尖无意识地在杯沿轻轻摩挲了一下,这是他思考时的小习惯。

    “能量传导的损耗”

    他简洁地说:

    “还是太大了,撞击那一瞬间的野蛮动能,蜂巢结构转化了41%,差强人意,但远非极限。”

    “聚变爆发刹那,有12%的能量没能纳入预设的磁镜加速轨道,直接以高温形式逸散了,这部分热量不仅白白浪费,还差点冲破了安全壳的设计冗余阈值。”

    他语气平静,仿佛在讲述一个物理现象,而非刚刚取得历史性突破的项目瑕疵。

    “蜂巢的骨架?”

    曹部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鹰隼般钉在那些细微的粒子路径上。

    多年的装备发展经验让他迅速抓住了关键。

    “撞击转化是起点,EMP是利刃,起点不稳,利刃的锋锐必然受挫。”

    “对”

    洛珞点头,手指在光幕上划动,焦点转向蜂巢之心外壳的复杂结构:

    “蜂巢外壳材料的‘缓冲’和‘传导’两种功能,在极限冲击下,平衡点还没找到最优解,材料组的老胡够严谨够拼命,但传统的实验迭代思路,面对这种量级的能量调控,效率有点…不够看。”

    他没提时佳雪记忆里的高效方法,那属于不可复制的“作弊”。

    “材料学是水磨功夫。”

    曹部长沉吟道:

    “尤其是这种颠覆性的复合结构,不过,‘银弦’那边,张老头倒是打了个漂亮仗,硬是用算法从螺丝缝里抠出了精度。”

    提到引力波密钥系统的突破,洛珞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同光芒。

    “张总工的办法,是把‘硬件不足’这碗夹生饭,硬生生‘炒’成了‘软件风味’,逆向建模噪声,动态预判补偿…这条路子虽然刀尖跳舞,但给了我们宝贵的喘息时间。”

    他话锋微转:

    “不过,根基不稳,再精巧的算法也只是空中楼阁,设备的温漂、元件的微小迟滞……这些终究是物理极限上的紧箍咒。”

    “所以,下一步的重心,除了提升蜂巢之心的储能转化效率,就是要让‘银弦’有更坚实的硬件根基?”

    曹部长敏锐地问道。

    他和洛珞的思路正在快速合流,仿佛两个精密的齿轮正在咬合。

    “硬件是长周期的投资。”

    洛珞直言:

    “短期内,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深挖这种‘软着陆’的能力极限,用更复杂的耦合模型榨干现有设备的每一分潜力,另一方面……”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投向窗外那模拟的星空穹顶:

    “必须针对性地研发新一代的微磁约束驱动核心和高保真压电陶瓷,需要最尖端的特种实验室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