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国士无双 (第3/3页)
“它是对数学之美不懈追求的阶段性认可,对我而言,奖牌本身是荣誉,更是鞭策和警醒,它提醒我,数学的疆域无垠,探索永无止境,站在这个起点上,未来攀登的路更长。”
副部长适时地点头插话,他的声音通过被助理递过来的便携麦克风清晰地放大:
“洛珞说得非常好!菲尔兹奖,是国际数学界公认的、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皇冠!洛珞是以开创性的成果摘得了这枚桂冠。”
“教育bu以及我们整个国家,都以他为荣!我们将继续不遗余力地为像洛先生这样的顶尖人才,创造更好的研究环境!”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既是评价,更是代表国家的表态。
“洛先生,能谈谈您获奖的核心工作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吗?”
《人物》周刊记者迅速追问。
“核心工作主要是调和分析与流体几何结合的新框架探索。”
洛珞选择了清晰但不过度深入的回答,避开了NS方程的现场推导:
“未来,我希望能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深挖,同时期待能与国内外的同行们合作,探索那些更深邃、更吸引人的数学难题。”
问答在热情而克制的氛围中进行。
洛珞的回答简短而富有智慧,既满足了媒体的期待,又展现了学者的谦逊与胸襟。官方的代表们在一旁静听,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笑意。
简短的采访环节告一段落。
赵怀民伸手指向早已静候的国宾轿车队列:
“洛先生,刘小姐,请上车,接下来你们有一段时间休整,随后科学院、和高校想邀请你进行一些非正式的交流座谈,好好聊聊,不急。”
“谢谢您,谢谢各位领导。”
洛珞郑重地道谢,目光扫过眼前这些代表着国家力量的面孔——赵怀民的沉稳、孙立仁的亲切的真挚激动、以及安保和工作人员无声构筑的保护圈……
这份属于国家的、沉甸甸的认可,远比他预想的更为厚重。
车门由工作人员恭敬地打开,洛珞护着刘艺菲躬身而入。
车窗外,人潮依然汹涌:
“洛神!”
“欢迎回家!”
的呼喊声浪滚滚而来。
车内真皮座椅触感柔软,带着淡淡的清洁剂气息,隔音效果极佳,瞬间将外界的喧嚣过滤成模糊的背景音。
礼宾车队在引导车的带领下,平稳而庄重地驶离停机坪。
红毯边缘,赵怀民等领导亲自目送的身影在后视镜中逐渐远去。
车窗外,首都九月的天空高远澄澈,象征着这位年轻的国士载誉归来的荣耀征程,刚刚掀开崭新的、更为辽阔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