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一卷 第352章 我知道你,因为你像我曾经的自己 (第1/3页)
郑仪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薄薄的人事档案复印件。
陈默,男,汉族,三十五岁……
履历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带着一种底层攀爬上来的、清晰的印记。
档案照片上的男人,面容清瘦,眼神里有种不同于常人的沉静和韧劲。
郑仪的目光快速扫过关键信息点:
出身:江东省清江县大石洼乡陈家沟村
家庭:父母务农,有一弟一妹
教育:清江一中,江东大学法学院(本科),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
婚姻:配偶林晓梅,清江县纪委书记林西平之女
工作经历:清江县纪委科员、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明州市委督查室副主任
寥寥几行字,背后却是一条极其清晰、甚至堪称经典的底层精英上升路径。
贫瘠的山村,考入省重点大学,这是第一道龙门跃。
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回到家乡县城,进入最讲究“根正苗红”也最考验人意志的纪委系统,这是关键的第一步。
娶了县纪委书记的女儿……这一步,走得精准,甚至可以说是……漂亮。
郑仪知道林这位林老书记,作风强硬,在清江那个小地方口碑不错,但据说脾气很倔,不怎么合群,直到退休也还是个处级。
陈默选择做他的女婿,而非攀附更显赫的家族,这其中或许有真情,但也绝对不乏精准的政治算计,获得一个清廉且有一定话语权的岳家支持,同时又不会因为岳家势力过大而彻底沦为附庸,保留了自身的独立性和上升空间。
档案里附带着两份陈默在督查室期间主笔撰写的督查报告。
一份是关于市辖区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使用情况的追踪报告,另一份是关于某开发区招商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的专项督查。
郑仪仔细翻阅着。
报告写得极好。
数据详实,逻辑严密,问题抓得准,建议提得狠,文字干净利落。
更难得的是,在指出尖锐问题时,总能巧妙地引用相关政策条文和领导讲话精神作为依据,让人挑不出错处,却又将矛头精准地指向核心责任方。
比如,在指出开发区某位副主任对招商政策执行不力时,报告没有直接批评该副主任,而是大量引用了市长张林在不同场合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要动真格、见实效”的讲话要求,形成了一种“不是我要批评你,是市长的要求你没做到”的强势逻辑。
这种写法,既犀利,又安全。
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文字功底。
郑仪放下报告,身体微微后靠。
这个陈默,有意思。
出身贫寒,却凭借自身努力和精准的婚姻选择,硬生生在壁垒森严的体制内撕开了一道口子。
有能力,有野心,更懂得隐忍和等待时机。
在督查室副主任这个看似不起眼、实则能接触到大量核心信息和矛盾点的位置上,他显然没有虚度光阴,这些报告就是证明。
现在,机会来了。
郑仪需要一为衷心的手下,一把足够锋利、足够聪明,又能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刀。
陈默会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吗?
他拿起内部电话。
“周扬,请督查室陈默副主任现在过来一趟。”
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下达指令。
“好的,秘书长。”
几分钟后,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
“进。”
门被推开,陈默走了进来。
他比档案照片上看起来更清瘦一些,穿着合身的深色夹克整个人收拾得干净利落。
他脸上带着下级见上级时应有的、恰到好处的恭敬,但眼神平静,并不显得谄媚或紧张。
“秘书长,您找我。”
他在办公桌前站定,微微躬身,声音平稳。
“陈默同志,坐。”
郑仪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目光看似随意地打量着他。
“谢谢秘书长。”
陈默依言坐下,腰背自然挺直,双手放在膝盖上,姿态端正却不僵硬。
郑仪没有立刻说话,拿起桌上那份关于政策调研组的初步构想草稿,仿佛在审阅。
办公室里有短暂的沉默。
这是一种无声的施压,考验着对方的定力。
陈默安静地等待着,目光微垂,落在面前的桌面上,呼吸平稳,没有丝毫焦躁不安的表现。
“陈主任在督查室工作多久了?”
郑仪终于开口,语气平常,如同拉家常。
“报告秘书长,一年零三个月。”
陈默回答得准确无误。
“之前在县纪委?”
“是的,在清江县纪委工作了八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