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章 物资大丰收,区老的忠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九十章 物资大丰收,区老的忠告! (第2/3页)

的重头戏。

    页面跳转,有关基建的类目同样多的惊人,甚至比物品还要多,达到了整整1670页,足足33400条。

    当然,其中很多基建材料都是同一个种类,不同规格细分开来。

    “这一关,拼的就是检查官的个人能力,或是有没有人脉能帮忙出谋划策、规划布局!”

    程野指尖翻飞,在商城里快速搜索下单。

    对他而言,挑选这些基建材料纯属专业对口,脑子里早有成熟方案,此刻落到购物车里,不过是权衡价格与性价比罢了。

    若是某项材料因前期卫星城扎堆选择而缺货,或是优惠力度不足,他会毫不犹豫跳过,找平替、降档次也毫不可惜。

    树挪死,人挪活,穷则思变,这点变通他还是有的。

    一项项材料随着指尖轻点跳进购物车,剩余点数肉眼可见地减少。

    直到翻到“居住单元”类目,程野原本没打算在考核阶段就购入这些,既浪费资金,又会挤占劳力。

    可当他点开详情页,上面的价格与右上角标注的优惠瞬间让他猛地坐直了身子。

    【标准居住单元:1点/8个】

    【该品促销优惠中,当前价格仅为:4.9折,优惠策略:买3送1】

    卧槽,眼花了?

    4.9折!

    买3送1!

    这促销力度,简直堪比现代路边那些“厂家清仓,最后一天”的甩卖,夸张得让人不敢相信。

    “是因为没人买,前期生产的居住单元大量积压,才搞这么大优惠?”

    程野大感意外。

    这些天的晚间播报和小太阳频道,总会在末尾提一嘴卫星城建设进度。

    一批的12个卫星城,愣是没有一个采用居住单元,以至于播报里还得时常宣传这东西的好处,就为了让流民少些偏见。

    可即便如此,也不至于把价格压到这种地步吧?

    这生产出来,简直是纯亏本买卖。

    “亏本?”

    程野忽然一愣,豁然开朗,瞬间想通了居住单元能卖这么便宜的关节。

    所谓亏本,前提是生产材料依赖外部进口,有硬性成本卡着。

    或是原材料获取要付运输费、加工费,层层迭加才有“本”可亏。

    可居住单元的主体预制板,用的是拆迁废墟里的碎砖、废石当骨料,混点水泥一压就成,厚度不过15到20厘米,内部只铺层铁丝编织网增强整体性。

    这种板子根本不需要复杂设备,原材料从川市废墟里随便扒拉就能回收,甚至能在现场支模浇筑,单块成本只有普通钢筋混凝土板的四分之一。

    虽说强度降到了C20甚至C15,可支撑日常居住荷载,足够了。

    至于非承重隔墙,干脆用废旧石膏板或硬纸板压制而成,属于十足的废土特色建材。

    哪里有什么成本之说?

    唯一稍值钱的是连接件,可对以工业立足的幸福城来说,仓库里积压的这类零件怕是能堆成山,就算亏本拿出来支援卫星城建设,也合情合理。

    “既然是这个价,思路得变一变了!”

    程野瞥了眼右上角剩余的17点,略一犹豫,果断回购物车删掉了部分用来修补超市、政务大楼的材料。

    他原本计划先修修这些废墟,暂时当安置点,可眼下居住单元便宜到这地步,用考核的基建点数采购一批,简直是血赚!

    至于别人担心的冬季保暖、使用寿命等隐患。

    这算问题吗?

    若把居住单元孤零零扔在空地上,确实是隐患。

    可卫星城建设本就不是单靠一种建筑,完全能用其他结构互补。

    他都不用细想,脑子里就有无数方案思路。

    比如搞梯度建筑布局,借幸福城冬季多西北风的特点,把较高的公共建筑规划在西北侧,形成天然挡风墙,减少居住区热量流失。

    或是用连廊把居住单元和公共建筑连起来,围出半封闭的庭院,既防冷风渗透,又能靠建筑群体的热岛效应升温。

    再不济,薅点野外常见的藤蔓回来,种成多层防风绿化带也行。

    互补设计本就是土木研究生的核心技能,作为优等生,程野对此驾轻就熟。

    可这对一群“大老粗”检查官来说,就太难为他们了。

    哪怕有刘工这类人提点,说能用些法子弥补居住单元的劣势,又有哪个检查官敢冒险?

    只要幸福城没先例,没成套解决方案,谁都不敢第一个吃螃蟹。

    而他这个见习检查官,恰恰要做所有卫星城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自然,也就能独享、舒享这份夸张的大额优惠。

    一番删减调整,购物车的剩余点数重新回到19。

    每个居住单元都是固定的板材配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想法进行连接。

    单个基础尺寸为:长2.4米(用2-3块板拼接成侧面,搬运时单人可拖拽,两人能抬动),宽1.8米(减少单块板材的面积和重量,同时预留拼接时的重迭空间),高度2.2米(满足二层铁架床的头部空间)。

    内部空间则为:净长2.2米,净宽1.6米,面积约3.5个平方米。

    按照大通铺设计,只需要横向拼接2个单元,外部总宽3.6米,内部净宽3.1米,分2列铁架床+中间0.9米主通道即可。

    纵向13个单元首尾拼接,总外部长31.2米,内部净长28.6米,每列13架床,52个铺位,冗余2个作为余量。

    按照先期500人的规模,全部建设大通铺,只需要263个单元即可。

    但这仅仅是数据上的考量,实地建设必须要留有足够的余量。

    程野果断花出15点,按照促销政策,购物车内顿时多出325个单元。

    这个数目,足够让运输队通宵忙活了。

    剩下的4点,他全用来买配套的房门、窗户和安装零配件。

    一共92点,花得满满当当。

    程野又细致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提交订单,此时刚过八点半。

    刷新了两下配送页面后,上面立刻显示出预计送达时间。

    哪怕他订的物资驳杂,居住单元又格外占空间,最迟明天早上七点四十分,也能全部送到大波镇。

    “看来早点确认是对的。”

    程野心头一喜。

    上次买车架吃过拖延的亏,这次他没等到最后一刻才下单,结果果然没让人失望。

    居民抵达前物资先行到位,再好不过。

    他查了查天气预报,明天全天无雨,直到后天夜里才会飘点小雨。

    一天时间,五百人手,足够搭起一部分居住单元了。

    到时候再也不用琢磨修缮后的废墟建筑会不会漏水,想想都觉得畅快。

    拉起座椅,程野推开车门走出。

    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拂过,先前热闹的讲课早已散场。

    空地上支起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帐篷,流民们裹着简陋的毯子沉沉睡去。

    为了接下来为期三天的考核,所有人都需要早睡,才能养足精神,应对拓荒时一系列可能遇到的危险。

    临时搭建的居住单元已被拆卸装车,连带着海报、画板也被二龙带人收好,由田师傅领着机械厂学徒开车送回了缓冲区。

    在他专注于挑选物资时,外界早已按他的计划悄然运转,一切井井有条。

    “程哥,完事了?”王康靠在车旁,手里攥着防务通玩着俄罗斯方块,见他下车立刻迎了上来。

    “妥了,明早物资先到。”

    程野把平板递给林克,招呼着众人顺着北检查站尚未关闭的D口返回缓冲区。

    除了物资调配,流民们前往大波镇的安排自有军团负责,他只需赶在明天中午十二点前抵达即可。

    从十二点起,到三天后的同一时刻,72小时的考核将正式拉开序幕。

    “大人,您要是不忙,区老们还有话想对您和王检查官说.”过了检查站,大龙欲言又止。

    “哦?”

    程野略感意外,却没拒绝,“区老们回社区了?”

    “对,在社区等您呢。”

    “行,那就过去。”程野开着越野车,载着王康和大龙先一步回到社区停车场。

    走进商城会客区,三位老人显然累了一天,精神头不如清晨,但脸色却比往常红润。

    显然是在平淡日子里寻到了久违的价值感。

    “程检查官、王检查官,快坐!”周老起身招呼,二龙端来水壶。

    空雾散去,外界的温度却回不到夏季的30度,白天的温度已经到了20度左右,夜里约莫只有15度左右。

    氤氲的热气蒸腾,很快驱散了快到初秋的一股寒意。

    “宋老,今天真是麻烦你们了!”程野接过水杯。

    “不麻烦,我们三个老骨头,也算临死前风光了一回。”宋老笑得开怀,何老和周老也连连点头。

    可笑意褪去后,宋老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程检查官,您挑的这批人确实都是能下死力的老实人,这点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