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口比例,抉择困境! (第3/3页)
和青壮年相比,劳力上低了2,但能换回来三倍的积分,这绝对是笔划算的买卖。
但显然,一孩一老这种极端简单的情况,不会出现在这次考核里。
丁以山似乎很是满意场中检查官的反应,竟然接过话筒开口说道:
“有孩家庭,均为两孩,而且是一男一女。”
“有孩有老人的家庭,均为三孩两老,两男一女。”
“第二批卫星城,我需要你们展现给我、展现给幸福城的,是包容能力,是智慧,是在逆境中寻找发展的能力。”
“扪心自问,要是只带着一群青壮年搞建设,需要你们这些检查官吗?”
“我要看到的,是你们有信心、有胆量去选择这些家庭,用你们的能力弥补劳力上的劣势。谁有能力,第二批的包干任务就交给谁,要是现在就怕了,也可以,提交一份退出竞争的申请就能走人!”
掷地有声的话语落下,场下依旧鸦雀无声。
众人心里继续盘算着:
无孩夫妻,女性按照0.7劳力计算,对比两个青壮,差距15%,却能额外得到50%的积分。
两孩家庭,总劳力2.4,对比四个青壮年,劳力差距40%,却能换回150%的积分。
三孩两老的七口之家,总劳力3.8,对比七个青壮年,劳力差距45%,却能换回300%的积分。
数据一列出来,选择无孩夫妻的性价比远高于选择青壮年。
再往下算,如果想搏一把,选择有孩有老的家庭,劳力只差5%,却能得到翻倍的积分。
然而,现实真能和计算出来的数字完全匹配吗?
管理五百个青壮年,和管理七十个家庭的难度,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这些到今天还能维持三代同堂的家庭,要么是抗风险能力极强的人,要么就是自主能力拉满的群体。
带着他们慢慢搞建设或许没问题,但关键在于,这次考核是各组之间的竞争。
万一遇到重劳力任务,或是带有危险性的工作,这些家庭不愿意执行怎么办?
诸多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就连程野也忍不住认真思索起来。
在不清楚积分能购买什么的情况下,就要确定人员分配,这确实是个难题。
但正如丁以山所说,他想看到检查官有信心、有胆量去选择这些家庭。
若是提前知道了积分能兑换的东西,大家的选择就会变成纯粹的利益考量,反而违背了建设卫星城、考核检查官的初衷。
“程哥,我们怎么选?”
见其他组的检查官都开始讨论起来,王康也扭过头问道。
“先不急着定,我们得出去看看那些自愿参加考核的人,了解一下他们的素质再做决定。”
程野嘴上说着,手指却翻开了面前的资料,目光再次落在第一页的内容上。
核心指标的四项要素里,除了第四条录入信息不需要物资,其他不管是住所、哨位还是供给点,都需要一定数量的物资才能满足消耗。
资料下方特意标注,考核会提供初始积分用于兑换物资。
看似是在告诉所有人,初始积分可以换到物资来完成目标,实则暗藏着一个大坑。
多少积分才够用?
会不会因为选择的青壮年超过一定数量,导致分数不够购买基础材料,直接被淘汰?
另外,评分标准中,实用性、效率、创新性这三项占了80%的权重,而这三项都需要足够的物资才能拿到高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是没有物资,再精巧的建设方案也不可能追得上物资充沛的竞争对手。
反过来讲,如果为了积分一味兑换物资,导致劳力不足,别说完成考核任务,就连搭建临时住所、哨位和供给点都可能成问题。
所以,挑选人手的难度不仅在于研究人群比例,更在于挑人的眼光。
人群比例足够合理,或许能弥补眼光和经验上的不足。
反之,要是眼光够毒辣,手段足够服众,哪怕比例很是极端,也能保证最终的得分。
所谓的最优解,确实很考验检查官的个人能力,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有人弃权吗?”
丁以山再次开口询问,见场中没有任何人举手,当即大手一挥。
“好了,你们还有最后半个小时的思考时间,两点半,准时出发!”
“每组有四个小时的挑人时间,挑完之后,同样有四个小时用来确定用积分兑换的物资。”
“明天早上七点,选定的人手会由军团进行护送,乘坐大巴车抵达卫星城。”
“物资会在清晨提前配送至指定点位,保证做到人到物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