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真凶上钩啦 (第2/3页)
伪造的,可能根本不会来。"她的呼吸拂过他耳侧,带着刚才喝剩的茶的苦香——那杯茶现在应该在咖啡馆的木桌上,杯底凝着水珠。
李宝没有转头,目光依然锁着王家宅子的黑漆木门。
他能感觉到赵婉儿的手指在微微发抖,这姑娘向来胆大,上次在乾陵地宫遇到尸蟾群都没抖成这样。"不会。"他的声音像浸了冰水的铁丝,"李川太爷爷是1958年参与修缮王家宅子的木匠,房梁的暗格只有他这种知道老手艺的人才懂。
夜惊魂昏迷前攥着的钢笔尖卡着墙皮碎屑,和王家宅子内墙的青砖灰配比完全一致——他当时就算半昏迷,也看清了李川藏纸条的动作。"
施丽娅突然按住他的手背。
这个留着利落短发的法医助理平时总端着冷静,此刻指腹的温度烫得惊人:"看左边!"她举起望远镜的手稳得像机械臂,镜片上蒙着层薄雾,"三百米外,有车灯。"
三个人同时屏住呼吸。
雨雾里果然漫开两道昏黄的光,像被风吹散的蛋黄,扫过街角的老邮筒又迅速熄灭。
赵婉儿的手机在掌心震动,是张远山发来的消息:"巷口监控拍到银灰色捷达,车牌尾号713,和李川的车一致。"
李宝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想起李川办公室里那幅装裱精致的《兰亭序》赝品——那个总把"谨慎"二字挂在嘴边的商人,连停车都要熄灭车灯避免被监控拍到。"是他。"他轻声说,喉咙发紧,"他怕打草惊蛇,所以提前关灯摸过来。"
施丽娅的望远镜突然往下压了压,镜片上的雾气被她用袖口快速蹭掉:"车停在巷子尽头的老槐树下了,驾驶座门开了。"她的声音里带着紧绷的颤音,"有人下车,穿深灰色西装,右手插在口袋里——可能握着刀。"
赵婉儿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想起三天前在停尸房见到的夜惊魂:浑身是血地蜷缩在解剖台上,心脏位置插着半把匕首,要不是法医说"还有极弱的生命体征",她几乎要以为那是具尸体。
此刻她盯着那道逐渐清晰的人影,喉咙像塞了团浸了水的棉花:"他...他手里是不是有东西?"
"手电筒。"李宝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敲在三人心上。
他想起李川酒店房间里那个防水手电筒——今早小宋查酒店监控时,李川退房前特意去了趟便利店,买的就是这种带强光灯的户外手电。"他要找纸条,必须打光。"
人影在院墙外停住了。
李川的西装后摆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鼓起的形状——施丽娅眯起眼,那是她在枪械库见过的橡胶警棍,末端还缠着黑色胶布。"他带了武器。"她低声说,手指在对讲机上按了三次短码,这是和张远山约定的"目标带械"信号。
赵婉儿突然抓住李宝的胳膊,力道大得几乎要掐进骨头里。
她盯着李川的背影,想起夜惊魂昏迷前在病床上反复呢喃的"梁上...血纸...",想起李宝熬夜比对的三十七个版本的小说草稿——那些被李川买通网站管理员删除的章节里,藏着王家宅子房梁暗格的具体位置。"宝哥,"她的声音发涩,"要是他没找到纸条..."
"他会找到。"李宝打断她,目光始终锁着李川举起折叠刀挑封条的动作。
夜风掀起他额前的碎发,露出眉骨处一道淡白的疤痕——那是三年前在罗布泊被沙暴刮伤的,此刻正随着心跳微微跳动。"纸条是假的,但他不知道。"他想起小宋发布的那章小说里,特意加了句"墙皮碎屑混着血渍渗进纸页,在月光下泛着暗褐",而李川藏的那张真纸条,边缘恰好有被墙皮刮破的毛边。
铁门被推开的吱呀声像根细针,刺破了后巷的寂静。
李川的身影闪进院子,手电筒的光束在青砖墙上晃了晃,最终停在二楼阁楼的木窗上。
赵婉儿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张远山的消息:"前门已封锁,后窗有我盯着。"她捏了捏李宝的手腕,这是他们约定的"安全"暗号。
李宝摸出兜里的防蚊贴,上面还留着施丽娅的体温。
他望着二楼窗户透出的微光,想起夜惊魂在病床上突然攥紧他手腕时的温度——那是昏迷三天后的第一次有意识动作,指尖凉得像冰,却用力到几乎要掐断他的血管。"抓住他..."当时夜惊魂的嘴唇动了动,喉间发出含混的音节,"纸条...梁上..."
此刻,李川的手电筒光束正扫过阁楼的房梁。
赵婉儿看见他踮脚爬上木椅,西装裤脚沾了墙角的蛛网。
施丽娅的对讲机里传来张远山的呼吸声,像远处的闷雷。
李宝的拇指摩挲着手机壳上的星图木雕,那是夜惊魂亲手刻的,边角还留着刻刀划过的毛刺。
他能听见自己心跳的节奏,和李川踩在木楼板上的脚步声重合——一下,两下,第三下时,房梁传来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