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宝剑出鞘,收割开始! (第2/3页)
,“荀先生请吩咐!”
“去拦住齐政,不要让他轻易去湖州府。”
杨志鸿心念一转,立刻明白了情况,知晓了利害,当即点头,“那下官告辞!”
“去吧,我也要抓紧动身,就不远送了。”
看着杨志鸿匆匆而去的背影,荀先生对他能不能拦得住齐政很是担忧,但现在,他没有思考那些的时间。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些信件之中,还有个消息他并没有告诉杨志鸿。
附近几个府县与越王派系有瓜葛的大族士绅,都派了家中的重要人物,前往镜湖。
用意为何,不言而喻。
希望两头都顺利吧!
荀先生叹了口气,转身命人准备行囊,连夜动身。
杭州府城,齐政坐在房中,贺间坐在一旁,那嘴就没停过。
“大人,您瞧见了吧,这帮士绅,早就跟他们沆瀣一气了!”
“这帮百姓也是,真是烂泥扶不上墙,大人以钦差之尊,都亲自上前问话了,他们居然迫于那些人的淫威,在那儿装傻充愣!”
“大人,您也看见了,不是当初的下官太无能,是他们太狡猾,太黑暗了啊!”
“不过大人,若是下官当初的情况,丢官去职也就认了,可您身负着陛下交托的重任,还有您无往不胜的威名,咱们不能这么坐以待毙啊!”
当然,这也怪不得他,这几日的情况,着实也让整个钦差队伍一行,有些胸闷气短。
也就是这些人都是齐政挑选的,尤其是随行的护卫和军士,都是从当初卫王府的心腹与流民军中精选出来的,对齐政没有奉若神明,换了别人,估计早就腹诽连天了。
齐政坐在椅子上,翻阅着一些情报,安静地听着贺间的叽叽喳喳,神色没有半点愤怒,平静得就仿佛贺间讲述的事情,与他完全无关。
这样的表情,落在贺间与随行的其余属官们眼里,心绪颇为复杂。
若是一开始,他们会觉得,这位年轻的侯爷,这是智珠在握,稳坐钓鱼台,难怪人家年纪轻轻就能身居高位,让人仰望。
但现在,他们心头忍不住生出一种猜测,这位侯爷,不会是只会装样子,心里没本事吧?
贺间看着他,“齐侯,咱们明天还要接着出城吗?这眼前一圈都快转完了,转完之后咱们如何行事啊?”
就在这时候,田七快步走了进来,在齐政的耳畔低声耳语了几句。
齐政听完,脸上的笑容渐渐展露,缓缓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停留在贺间的脸上。
“贺御史说得很对,我们的确不能坐以待毙,是时候收网了。”
贺间懵了,剩下的几个属官也懵了。
你这被人骑着脸嘲讽,面子都快掉光了,收哪门子网啊?
齐政的面色一肃,“所有人立刻收拾行囊,随本官出发!”
众人虽然一头雾水,但只得依言照办。
正待退下,齐政又叫住了贺间,“贺御史请留步!”
贺间停步转身,“齐侯有何吩咐?”
齐政看着他,叹了口气,竟直接亲切地抓着他的手臂,语气真挚地道:“如今,身在江南腹心,可谓举目皆敌,要说信得过的,也唯有贺御史了。”
贺间连忙道:“齐侯客气了,下官身负皇命,又得齐侯器重,岂有不尽忠效死之理!”
齐政十分感动和满意地拍了拍他的手背,“眼下有个重任,想要交给你,可能会有危险,但思来想去,又无旁人可替,不知你可敢替本官走这一遭?”
贺间心头一咯噔,他娘的,就知道上头人对你说好话准没好事!
“还请齐侯明示?”
齐政示意田七去把房门关上,而后松开手,叹气道:“实不相瞒,此番南下,既有清查皇甫烨逆案余党之意,更是因为有人告发越王私藏兵甲,广结士绅,更勾连倭寇,意欲谋反。陛下让本官前来核查相关情况。”
他看向贺间,“如今有个传言,闹得沸沸扬扬,说是越王意图趁着先帝驾崩之际谋反,于是在江南推行废奴之举,想要增加兵员和支持。”
“本官希望,你能替本官走一趟镜湖,去问问那位号称不问世事十几年的王爷,这个传言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假,本官希望听到他的公开澄清,你也知道,那两个字是朝廷绝对不可能有丝毫容忍的。”
“如果是真.”
齐政顿了顿,严肃道:“届时,本官会奏请陛下,替你封爵,恩荫子嗣。”
听了齐政的话,原本心头一片忐忑的贺间,恐慌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兴奋。
自己走这一趟,不仅在王爷面前露脸请功,还能在朝廷这边,获得齐政的信任,与朝廷的嘉奖!
我他娘的直接赢两次!
他当即表露出一副职责所在,视死如归的神情,“齐侯言重了!此乃下官分内之事!”
“谋反这等大事,既然流言已经甚嚣尘上,下官身为钦差队伍中人,岂有袖手旁观之理!”
“越王若是安分守己,倒也罢了,他若是真的心怀不轨,下官定然怒斥其行,羞得他抬不起头,以报先帝之恩!”
他的话,藏着陷阱,也在试探齐政的真实心思。
他的话音方落,齐政便再度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贺御史不可!”
齐政严肃道:“你此去,要当面质问他,他极大可能会否认,你只需要从中鉴别真相,回来告诉本官即可,切莫鲁莽,当以存身为要。待日后我等领着朝廷大军,将他擒拿,让江南重归于和平安宁,这才是真正的报效先帝之恩!”
听齐政这般说,贺间放下了心。
看来,齐政并没有怀疑自己。
这位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