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3章 在暗处,点燃一把心头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373章 在暗处,点燃一把心头火 (第3/3页)

时间长了,他要掀桌子,我们就难办了。”

    杨志鸿再度点头,“荀先生高见!”

    “另外,四月初一的走私停了,你要和朱俊达一起,好好安抚一下各家。王爷这边也在争取,看看能不能再四月十五再走一趟。”

    “下官遵命。”

    荀先生端起了茶,杨志鸿识趣告辞。

    翌日,杭州府衙老老实实地送来了齐政需要的士绅名单。

    杭州同知也领着几个衙役,在齐政面前听候吩咐。

    齐政仿佛瞧见了胜利的曙光,当即便兴致勃勃地带着护卫出了城。

    但在付同知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整整两日,齐政几无所获。

    士绅也见了,平民也见了,但得到的信息,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陛下天恩荡,知府大人好,自家生活美,将来奔头大。】

    齐政的脸,越走访越阴沉。

    而瞧见他的表情,杭州府衙众人的心头,笑声却是越来越爽朗。

    与此同时的湖州府城。

    沈家酒楼已经成为了这三日湖州城最热闹的所在。

    它的成功,不是因为忽然有了什么酒肉秘方,也不是因为降价促销,而是因为一个话本。

    这个名叫西游释厄传的话本,一经播讲,瞬间便吸引了几乎所有人。

    当第一天的一炮而红之后,故事便经由众人的嘴传开了来。

    士绅传士绅、读书人传读书人、伙计回去也跟自己的伙伴们讲。

    这个故事,也毫无障碍地吸引了他们。

    当第二天过后,许多大族的家奴房间中,大通铺上的讲述声,便响了一整夜。

    不需要文采,只要记性,这故事天然就让他们欲罢不能。

    于是,聚集在酒楼的人,越来越多。

    当日恰逢其会的食客、见猎心喜的读书人、慕名而来的好事者,将整个酒楼挤得满满当当。

    酒楼之外,掌柜的还心善,没有驱赶那些听墙根的人,以至于门外窗边,都围满了人。

    一些不知道此事的路过之人,一瞧这阵仗,在瞧热闹的心思下,也凑了上去。

    侧耳一听,哟呵,真带劲儿啊!

    “猴王闻此,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忽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耳中取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一路解数,直打出御马监,径至了那南天门!”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醒木拍响,众人如梦方醒,再度将巴掌拍得大响。

    而人群中,尤其是站在外围,连个坐处都无的,不少人在激动之后,面色都悄然多了几分复杂。

    湖州府,董家。

    百年之内,出过两任相公的顶级大族,如今也是湖州府首屈一指的高门大户。

    府上家奴足足有近两千人。

    临近亥时,忙碌了整整一日的家奴们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若是换了平常,他们或许直接倒头便睡了。

    但今日,他们却都没有心思睡下,缠着在城中忙活的同伴,要听西游故事。

    这些个同伴,也是从旁人口中听来的。

    但故事性极强的话本,不需要他们有多深的学识,也能理解得到。

    当即便绘声绘色地向众人讲了起来。

    汗味浓重的大通铺上,只有讲述声安静地响起。

    这一间房如是,其余房中亦如是。

    董家如是,不少其余大族之中,亦如是。

    听完今日这一段,不少人都深有同感。

    他们将自己带入了那只猴子。

    他们觉得自己有通天彻地的本事,在天上神仙的眼中,却不过是一个有些本事的妖怪罢了。

    湖州城中的一家米店之内,掌柜的抓着一把炒黄豆,默默地吃着。

    他今日也去听了那个故事。

    他感觉自己就像是话本里的那个猴子,他自认有着董家主家都不及的本事,但就因为出身,被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瞧不上。

    哪怕自己展露出了不俗的能耐,却只能在这米店之中,当个不入流的弼马温。

    【养马者,乃后生小辈下贱之役,岂是待我的?不做他!不做他!我将去也!】

    猴王的话,在他耳畔回荡,渐渐化作了他心头的一团火。

    翌日,沈家酒楼。

    当说书先生说着猴王打败了前来围剿的天兵天将,玉帝服软,封他为齐天大圣之后,满场不论男女老少,齐齐鼓掌欢呼了起来!

    那赏钱,更是大个得能把端着托盘收钱的小二脑袋砸出几个大包来!

    就在这一片欢呼声中,酒楼里,坐在窗边的周坚看着同坐的几人,低声道:“你们听说了吗?越王准备造反了!”

    众人面色一变,当即有托儿怒斥,“胡说八道,越王不过一闲散王爷,哪儿来的兵员?”

    周坚嘿了一声,“这你们就不懂了吧?越王为了对抗朝廷,打算起事之后,在江南推行废奴令,让所有贱籍和奴籍的人,都可以重获自由,和普通人一样科举、生活。你想想,这些人有多少?如果他们都支持越王,越王不是一下子就有了数十万的兵员?”

    窗户外,不少趴着窗户听墙根的人,面色猛地一变。

    火焰,在眼中,在心头,勃然而生!

    而相同的言语,几乎同时,在沈家酒楼的各处,悄然传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