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8章 齐贺下江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368章 齐贺下江南 (第1/3页)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当钦差的船队浩浩荡荡地沿着运河,穿过了两淮,遥望见了江南之地,负手站在船头,意气风发又十分悠闲的齐侯,当场就念了两句诗。

    在甲板上,还站着另外一个人。

    此人像貌儒雅,身形笔直,四品官服更衬得他颇为精神。

    八分官样,生动形象。

    一眼望去,便仿佛是朝廷官员形象代言人。

    这位,便是如今的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贺间。

    出身书香门第,自小深受诗礼熏陶,少有神童之名,恪守君子之行,少年得志,十八岁中榜眼、点翰林,而后仕途一直清贵。

    天德十四年,三十二岁的贺间被外放杭州知府,这显然是要积累地方主政经验,为今后进一步重用做准备了。

    毕竟宰相必起于州郡,既是成例,也是科学。

    这和如今的苏州知府高远志的履历,不能说非常想象,只能说是几乎一样。

    但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一次本该是仕途飞跃的时候,一路顺风顺水的贺间,竟遭遇了滑铁卢。

    贺间在杭州知府的任上,不仅毫无建树,更是几乎得罪死了的当地士绅,惹得他们在一位致仕官员的带领下,联名上奏朝廷,举报贺间。

    而后朝中的江南势力鼓动,陛下无奈,将其弄回了京城,扔在了都察院,当了左佥都御史。

    同样的正四品,都察院也还是实权实职,结合贺间之前灰头土脸丢人至极的经历,这不得不说是先帝的天恩浩荡,舍不得这位自己登基第一科的榜眼郎了。

    贺间也很感动,在都察院沉寂了两三个月,顺带熟悉了各种操作之后,就振作了起来。

    挥舞着监察之刃,刀刀砍向江南,被他斩下马的出身江南的官员,不说十个,也有七八个,战绩不俗。

    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人,会是江南埋进朝廷的暗子呢!

    而当齐政确认了贺间的身份,他当初在杭州的那段经历,以及后续在都察院的战绩,在齐政眼中也变得耐人寻味了起来。

    不过这也很正常,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明白情报工作的重要,不论是敌国还是敌对势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常态。

    只不过国与国之间,往往是斗而不破,而势力与势力之间,往往就是你死我活了。

    此刻的贺御史浑然不知自己的身份已经对齐政单向透明,看着诗兴大发的齐政,一脸愁苦。

    他的脸上,没有半分【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喜悦,反倒是叹着气感慨道:“齐侯可真是好雅兴啊!”

    齐政扭头,诧异地看着贺间,“贺御史何出此言,难不成此情此景,不应这首诗吗?”

    贺间再叹一声,走到齐政侧后方,忧心忡忡道:“齐侯,此番你虽以钦差之尊,总理五省军政,权柄无二,但江南之难,恐怕会超出你的想象啊!”

    齐政挑眉,摆出一副【我还能不知道江南】的神情,轻笑一声,“哦?他们有那么厉害吗?你可不要危言耸听啊!”

    贺间叹了口气,“齐侯,下官自然知道你当初和陛下一起,在苏州打赢了一场,但这一次不一样啊,咱们面对的,可不是苏州一个府城,而是整个江南五省的力量。”

    他顿了顿,情真意切道:“齐侯带上下官一起前来,想必也调查过,下官之前当过杭州知府,当初在杭州折戟沉沙,就是因为当地士绅抱团。”

    “他们抱团到了什么程度,下官当初上任,听不懂当地土话,他们就公然当着下官的面,用土话交流。下官身为知府,要主理政务,他们就随随便便糊弄一点小事过来,告诉下官杭州一切安宁,无需下官操心。下官要出去巡视乡野,他们就跟着,用土话告诉乡民不得胡言乱语,让他们翻译言语,下官说的和他们转述的完全是两个意思。”

    说到此处,贺间的脸上,还难以自持地流露出几分无奈和愤怒,“直到下官勉强听得懂地方话了,才能稍稍行使几分知府职权,但整个衙门和城池,上上下下都是他们的人,他们的眼线,下官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中,想接触几个在他们之外的人都困难,根本无法割开这层层迭迭的关系网。”

    “所谓的朝廷皇命,他们虽然不敢明面上抵抗,但有的是办法推诿躲避,本质上,他们就不会因为你是他们的父母官或者朝廷的钦差而乖乖听话。”

    “当初齐侯和陛下在苏州,闹破了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