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落子北渊,谋生镜湖 (第2/3页)
选择很出乎他的意料,但事后回想,却又充满了看透一切的通透,和对自己人生的豁达。
就像每一朵浪花都有归途,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宿命。
如今的自己,如同脱缰已久的野马,早已野性难驯,比起在官场的大染缸里厮混,或许他更喜欢的,还是那份游走于黑白之间的刺激与狂野。
这几日的迎来送往,便已经让他身心俱疲。
他看向宋溪山,“大人,小人愿意去北渊。”
宋溪山挑了挑眉,神色略显惊讶,“你不要误会,本官绝对没有威逼你的意思,你为了朝廷卧底数年,也该享受享受了。不必这般急着回答。”
梁三宝笑了笑,并未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笑着道:“若真是北渊打进来了,如当年幽州故事,小人哪怕得了个三四品官,也一样是亡国奴,倒不如去搏一把,既能保家卫国,也能荣华富贵。”
宋溪山便也不再多劝,开口道:“你放心,我已经为你此番请功,吏部那边也会据实造册备案记功,朝廷也照旧会有封官之赏,但是就为你悄悄保留着,待你在北疆立下大功之后,再一并兑现,决计少不了你的!”
一听这个话,梁三宝就大概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事。
而听见宋溪山让他帮忙将白衣秀士也请来之后,心头就愈发确定,同时心头也多了几分期待。
至少在之前,他和白衣秀士的合作还是十分让人怀念的。
不多时,一个身着儒衫,年约三十的男人,悄然走进了巡抚衙门。
曾经不可一世的白衣寨,剑劈旧日的口号依然被埋葬在刮过白衣山的春风里;
曾经威名赫赫的白衣秀士,如今名义上也已经成了朝廷的俘虏。
当然,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成为俘虏。
他的投诚是齐政亲自接受,并且有卫王见证,这天底下无人可以质疑。
更关键的是,他的投诚非常之早,对整个剿匪大局有着极其深刻地影响,故而他也十分理所当然地拿到了朝廷的册封。
当宋溪山将册封的旨意递了过去,白衣秀士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喜色。
宋溪山笑着开口,“怎么?不满意?”
白衣秀士摇头,“大人有何指教不妨直说,以大人如今的地位和忙碌程度,特意接见在下,当不至于就为了传递一个意料之中的旨意。”
宋溪山呵呵一笑,“不愧是有胆子在太原城外百来里建寨的白衣秀士,这份见识胆魄,的确常人难及。”
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就在这儿看,看完烧掉。”
白衣秀士接过,缓缓打开。
【白衣之约,定不食言,成功之机,就在北渊。】
信上就这么一句话,但因为落款写着齐政,这一封信就有了十足的分量。
这代表着时过境迁,齐政依旧记得他的承诺;
更代表着白衣秀士的那个梦想,如今有了愈发强劲的推动。
他抿着嘴默默想了想,看着宋溪山,“我该怎么做?”
宋溪山开口道:“此番的功劳,朝廷也已经记录在案,等事后一起兑现。你当前有什么需要,但说无妨,我会尽力满足。我们需要你去北渊,尽可能地多搜集情报,在真正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在百骑司的情报之外,发挥额外的作用。”
说完,他补充道:“这也是齐公子的意思。”
白衣秀士沉默片刻,点了点头,“好。”
他知道,光凭他现在的功劳,还不足以让齐政替他实现那个曾经以为遥不可及的梦。
而现在,那个梦,至少是有着明确实现路径了。
他没有理由拒绝,相反,还很兴奋。
中京城,一辆马车,缓缓驶向了卫王府。
马车上,百骑司统领隋枫看着坐在他对面的男人,笑着道:“怎么腿都抖了,瞧你这出息。”
男人翻了个白眼,“你在陛下面前不也一样跟个鹌鹑一样?”
隋枫厚着脸皮道:“那能一样吗?我那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男人扯了扯嘴角,“多大的人了,还玩【战战兢兢汗出如浆,战战兢兢汗不敢出】这一套,有意思吗?”
隋枫嘿嘿一笑,“跟你玩,就有意思。”
男人哼了一声,挑起侧帘,扭头瞧了出去。
帘子外,是阔别数年的繁华。
隋枫安静地陪着,没再多话。
卫王府中,当男人在隋枫的陪同下走进房间,看见卫王的刹那,便直接跪了下来,“下官洪天云,拜见卫王殿下!”
一双手,亲切地将他扶了起来。
那是一双有力的手,带着年轻和强大,能够给追随他的人,以强烈的信心。
“山西之事,你的功劳甚大,无需多礼。”
卫王的声音,在权力的加持下,带着让人感动的温柔。
“父皇虽在病榻,但也让我转告你,你的忠勇与智慧,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洪天云登时感动不已,面朝北面,深深叩首,而后对卫王行礼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