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文宗之徒终落定 (第2/3页)
怕能知此乐,或为俗事相夺、或为病苦所缠、更或自生障碍,纵然想乐,也不能行啊!”
“先写美景,让人如同置身大江舟上,物我两忘;继而以凭吊历史人物,转入对人生苦短的现实苦闷;最后点题,以变化与永恒之间的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旷达。这份文章之构思,值得老夫回去好生揣摩个十天半个月。”
饱学大儒们,在分析着技法,分析着此文的章句、造诣,其余的看客,则沉浸在这篇雄文的华美之中。
不论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还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抑或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及最后的【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都是堪比诗词名句般的存在。
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富声韵之美。
老太师闭着双眼,默默回味着方才的句子,长久才缓缓睁眼,轻声道:“有此一文,任何对他文才的质疑,都将是无稽之谈了。”
辛九穗有些诧异,她的确知道这篇文写得极好极好,里面的句子也是极美极美,但她真看不出这文章的地位。
老太师缓缓道:“以文为赋,情韵深致又理意透辟,结构、布局,皆开一时之先河,已有宗师气象。”
辛九穗震惊地瞪大了美眸,没想到自家爷爷的评价竟然这么高。
老太师看了孙女一眼,欲言又止。
他很想说,好丫头,若是看好了就要早点下手啊!
一旁,天德帝也看向孟夫子,面露感慨,“夫子,朕都有些舍不得将此子交给你了。”
孟夫子连忙道:“老朽调教好了,正好为陛下建功立业,为大梁添砖加瓦。”
天德帝哈哈一笑,“夫子不必紧张,朕还干不出夺人所爱的事情。”
他顿了顿,轻叹道:“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夫子,朕和你,都着相了啊!”
孟夫子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陛下,实话讲,此文之雄风卓绝,大大超乎老朽之想象,此子之才,亦是大大超乎老朽之估量,得此人才,乃老朽之幸,亦托陛下之福。”
天德帝笑着道:“好了,朕今日也算受了点拨,不虚此行。夫子可以评判了。”
孟夫子点了点头,童瑞登时会意,朝着一旁的内侍使了个眼色。
内侍立刻快步走到明山先生身旁,说得嗓子冒烟的明山先生正在喝水,闻言连忙起身,拎着锣就是一敲。
清亮的声音,传遍了场中,惊醒了沉浸在这篇文章中的众人。
当场内渐渐安静,孟夫子笑着开口,“诸位,对方才七位俊才得大作,有何观感,何人当为此关魁首啊?”
还不等旁人答话,李仁孝便主动到:“孟夫子,您也不必问了,至少在下,是对齐兄之大作完全服输、服气的。”
聂锋寒也起身附和,不过他的话,就比李仁孝多了几分锋芒,“如果有谁觉得齐兄之作不配魁首,大可以重写一篇,不论时间,只要他写得出,本王都认!”
王范也投桃报李,鼓起勇气开口道:“齐兄之大作,文采斐然,才思卓绝,不当为我等之对手,而当为我等之楷模。”
王范这话,说得情真意切,但却暴露出自己和聂锋寒、李仁孝这等家庭出身之人,暂时的差距。
人家夸齐政,语气同样决绝,但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