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4章 一词惊世,技压全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24章 一词惊世,技压全场 (第2/3页)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在天德帝的忧思中,明山先生又拿起第二份答卷。

    “第二份答卷,来自凉国李仁孝。题为:四时。”

    “不叹春残花事休,夏荫犹可系行舟。”

    不少人面露疑惑,但那些成名大儒和才学高企之辈,则已经瞬间明白了李仁孝破题之路。

    聂锋寒也看向李仁孝,期待着他接下来的两句。

    “霜枫染就千山锦,雪里梅新又一头。”

    明山先生的声音落下,整首诗的面目彻底展露在众人面前。

    李仁孝的破题之法,也同样展露了出来。

    你孟夫子不是说年逾古稀,羡慕年轻活力嘛,那我就告诉你,一年四季皆有其景,皆有其好。

    春日的花残无所谓,夏日炎炎也可泛舟湖上,野渡无人舟自横,闲适而宁静。

    秋日千山锦绣,冬日雪梅新出,每个时节皆有其景,皆有其趣,何必因为身处隆冬而叹。

    这便是所谓【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四时之间,自有代谢,须顺天应时,随遇而安。

    同时,又有【雪里梅新又一头】暗合了新的生机出现,体现四季轮回之意。

    不过,在不少人看来,若平心而论,李仁孝这诗的确很不错,文采比方才聂锋寒的诗作更好,但在立意上,还是稍稍逊色了聂锋寒的作品几分。

    虽然仅仅是稍逊,但在这种高手竞技的场合,差之毫厘,或许结局便会截然不同,就看孟夫子如何抉择了。

    紧接着,明山先生又念了黎思源、王范等人的诗作。

    这些人的作品虽然也都还不错,但比起聂锋寒和李仁孝二人的作品,还是稍有不如。

    让众人意外的,是王范的作品。

    本以为他就是运气好,捡了个漏,被叫上凑数的,没想到他的诗作,质朴而大气,比起黎思源等人也不遑多让,让不少人刮目相看。

    相比之下,先前在青云台表演了一番七步成诗,吹嘘堪比曹子建的黎思源,就有些丢脸了。

    比不过聂锋寒和李仁孝勉强可以理解,但连王范都比不过,着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终于轮到齐政了。

    方才他张口便说自己在心头搞什么人生模拟,简直是故弄玄虚!

    我等倒要看看,他能给出什么大作!

    至于如卫王、姜猛、凌岳这些支持齐政的,也同样很好奇,齐政这一次,还能不能创造奇迹。

    明山先生同样也知道众人的期待,甚至他自己也一样很好奇。

    他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才展开齐政的答卷,朗声念道:“第七份答卷,来自大梁齐政,题为《蝶恋花》。”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当他的声音将这第一句传遍场中,众人猛地瞪大了眼睛。

    不是,他来真的啊?

    阅尽天涯离别苦,你十六七岁上哪儿阅去?

    还真让他模拟出来了不成?

    这法子还真能写诗?

    孟夫子眉头一挑,这句子,倒还真有几分功底。

    明山先生的话接着响起。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暮。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这一次,他一口气,念了两段。

    念完之后,他自己也被惊艳了。

    这水平,别说同场竞技的这几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