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6章 什么?聂锋寒竟然输给了别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16章 什么?聂锋寒竟然输给了别人? (第2/3页)

 有人震惊于第二场考验居然不考辩经;

    有人则开始掰着指头算哪些人有资格占据其中一个蒲团。

    而就在这时,一声锣响。

    旋即便有数道人影起身,飞快地冲向了当中的蒲团。

    虽然说,不自量力,可能招来耻笑,最终沦为笑柄。

    但当利益足够,诱惑足够,又有几人可以理性地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现实呢?

    明知道那不是自己的太阳,却总幻想有一缕光辉能落在自己的身上。

    七个座位几乎瞬间被抢完,坐在蒲团上的人,祈祷着自己能够一直坐下去,但看客们都知道,他们注定只是陪衬。

    不等其余人行动,北渊南院大王世子聂锋寒便直接起身走了出来。

    不少人还在不解,这等人物为何要现在出来,但百官的坐席之中,不少聪明人在稍作沉吟之后,便是悄然面色一变。

    这聂锋寒往那儿一坐,瞬间就给接下来的大梁读书人出了难题了啊!

    他坐在那儿,后续登场之人若有胆识有本事,是不是应该直接挑战聂锋寒?

    聂锋寒如果输了就能将北渊人挡在门外。

    但是,这些人敢吗?他们有那个能力吗?又有那个血性吗?

    一面是家国大义,一面是个人前程,他们怎么选?

    如果一个北渊人坐在那儿,大梁学子只敢内斗,却不敢挑战他,那场面太美,谁敢看啊?

    聂锋寒迈步来到场中,随便站在一个学子的面前,冷冷道:“你是直接走,还是要自取其辱?”

    那个学子面如死灰,犹豫片刻,在众目睽睽之下,终究没有怂到立刻离开的程度。

    他一咬牙,“敢问,《尚书·大禹谟》有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前朝文宗紫阳先生《中庸章句序》以【十六字心传】解之,其与存斋先生【心即理】之说根本分歧何在?”

    聂锋寒不假思索,淡淡道:“紫阳先生认为道心需通过格物显现,存斋先生则主张【发明本心】自足。其根本之差异在对工夫的理解,紫阳先生主张【道问学】渐进之积累,存斋先生看重【尊德性】的顿悟之功。”

    那人似乎早就料到了自己的问题对聂锋寒不过是一碟小菜,拱了拱手,便准备离开,“在下认输。”

    说完便准备离开,但耳旁冷冷响起一声,“我让你走了吗?”

    他身子一颤,聂锋寒看着他,“以你之才,问你个简单的。《孟子·公孙丑上》【四端说】中“恻隐之心”与《中庸》“未发之中”有何内在关联?”

    那书生嗫嚅半晌,最终只能通红着脸,掩面而退。

    望着这一幕,在场的大梁读书人,心头都是生出一阵愤怒。

    但就如方才聂锋寒的挑衅一般,那是弱者的愤怒,更是弱者的无奈。

    目光,从来都杀不死人。

    不过,对于场中蒲团上的其余人而言,则是在心头暗自松了口气。

    自己至少算是躲过一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