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6章 沸反盈天!缙绅反对的真正原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426章 沸反盈天!缙绅反对的真正原因! (第1/3页)

    开口闭口都是引经据典,《周礼》《论语》信手拈来,三言两语就把岭北的取舍拔高到“三代之治”、“圣人教诲”的层面。

    他不说岭北苦寒难守,只说“邦外侯服”不该纳入王畿,暗合《周礼》的分封古制;不提经营耗费钱粮,只讲“近者悦,远者来”,搬出孔子的教化之道。

    每一句话都贴着“经义”的标签,看似句句在理,实则用千年不变的古训框定现实的利弊。

    你若反驳,便是质疑圣人之言,便是背离祖宗法度,硬生生把一场关于战略利弊的争论,变成了对“圣贤之道”的是否恪守的拷问。

    这般以经义为盾,以古训为矛的论辩手段,确实是寻常官员比不了的,也难怪能以状元之身跻身礼部,单论引经据典的功夫,朝堂上怕是没几人能及。

    两人话音刚落,立刻有十余位文臣出列附和,一时间奉天殿内议论纷纷,声浪此起彼伏。

    “詹大人所言极是!”一位身着青色官袍的户部主事抢着开口,手里还攥着半本账册,“去年往岭北调粮,光骆驼就累死了三百多头,过戈壁时被风沙埋了的粮车足有二十辆,损耗过半,实在不值!这些粮要是留在关内,能多赈济三个县的灾民!”

    紧接着,翰林院的一位编修也上前附和,脸上带着几分书生气的固执:“任大人说得在理,那地方连麦子都种不活,顶多长些青稞、燕麦,哪里比得上江南的水田?百姓去了无田可耕,学子去了无书可授,留着何用?难道要让我大明的读书人跟着牧民学牧马不成?”

    更有几位来自山西、陕西的地方官,想起往年护送粮草去边地的苦处,也忍不住出声:“依臣看,不如撤了岭北驻军,就在长城沿线设几个互市关口,让蒙古人带着马匹皮毛来换茶叶布匹,既省了运粮的银子,又能免了刀兵之祸,岂不是好?真要打起来,受损的还不是边境的百姓?”

    “就是就是,”人群里又响起附和声,“岭北离京师太远,真出了乱子,等消息传到朝廷,再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