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穿越第一日:菌子!【8千字!】 (第2/3页)
围坐在一个桌上,顺便领队会讲一下出发后的一个基本情况和要求,彼此再站起来自我介绍一下。
李悠南自然跟马菁坐在一起,他注意到,这一趟参加穿越的玩家除了他跟马菁是,以及一个姓张的老头单人单车,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两人一车,而且大都是一男一女的搭配。
老张一看就是一个那种性格比较犟的老头,说话也不怎么经大脑,看了李悠南和马菁一眼,笑哈哈的说:“你们这么年轻就跑出来越野啊?可别半路爆装备提前离队了哟!”
马菁皱了皱眉头,没有搭理老张。
李悠南也没有理会,任由这句话掉在地上。
齐顺义见状,站起来,给大家敬了一杯酒,说:“首先呢,是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大家这一次的穿越领队。”
“我们这一次穿越的路线,一共有三条,全程大约是4天3晚,其中有一天是野外露营,两天会在就近的县城入住。”
“整个旅途不会走特别危险的路,但是呢,毕竟是越野穿越,还是会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发生,希望大家到时候一定要听从统一的指挥。”
“当然了,也不要太紧张,川西穿越总的来说是没有太多危险的,而我们选择的路线也是非常适合新人玩家初次体验的。”
“这条线路上面,大家基本上可以看到全国80%的地质景观。接下来,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负责这次穿越行程的几名随行人员,我们的厨师老周,机械师……”
他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几名保障人员,随后便让每个人轮流发言一下,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依次站起来自我介绍发言。
能够以长途穿越作为自己爱好的人,跟一般的旅行者不同。
这种群体往往有钱而且有闲。
类似李悠南和马菁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多,基本上都是以中年为主,就算不是事业有成,也属于是在社会上掌握了一定资源的群体。
所以站起来发言的人,口才大多不错,先介绍两句,然后表达一下对这一次穿越旅行的期待,诸如“希望我们这一次旅途一切顺利”之类的。
轮到李悠南的时候,李悠南站起来并没有太多废话,只是微笑着说了一句:“我叫李悠南,很高兴可以加入车队。”
而马菁则更加简单,她站起来只说了两个字:“马菁。”
同行的车友给李悠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坐在他对面的一个酷似刀郎的大叔。
倒不是因为他特别有特色,而是他旁边的女朋友竟然还是一个20出头的小姑娘。
从年龄上看,大叔给小姑娘当爸爸是绰绰有余了。
他姓陈,姑且叫他老陈吧。
老陈在李悠南和马菁做完自我介绍以后,便哈哈大笑起来,说:“没想到咱们车队里竟然还有这么年轻的人呢。”
负责车辆维修的机械师有一些严肃地说:“虽然我们选择的路段不算是特别的极限,但是有一些地方交叉轴、炮弹坑都是有的。大家在过的时候,尤其是你们两个年轻人,一定要小心谨慎,必要的时候,就让车队里的其他人来帮忙开也是可以的,千万不要逞强。”
此时,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点了点头,又说:“还有车子的性能也很重要,你们俩开的是什么车?”
戴眼镜的中年人是在场的所有人当中看上去文气最重的,如果只看外貌,根本想象不出他跟越野有什么关系。
中年人姓许,名叫许成才,他也是车队唯一的混动车方程豹豹五的车主。
刚才介绍的时候,许成才说他的职业是一名工业工程专业的工程师,算起来跟李悠南一样,也是理工类的。
李悠南笑了笑,说:“我开的是酷路泽v8,她开的是福特烈马。”
说着,指了指马菁。
许成才点了点头,说:“福特烈马还行,酷路泽的轴距太长了,有些路段还是不怎么好过的。到时候你不要离我太远了,必要的话我可以救援你的车子。”
李悠南知道,方程豹这车子作为电动的车子,动力来源是电机,能在最小的速度就爆发出极大的扭矩,除了车身太重,基本上没有什么缺点,论通过性的确是比酷路泽要强上不少的,而且动力很强,有很强的救援能力。
李悠南点了点头,说了声谢谢。
不过随后的聊天里,李悠南也隐隐感觉到了在场的其他车友对他和马菁的担心,或者说是……不信任。
毕竟他俩年轻嘛。
吃过了午饭,大家就准备要出发了。
领队给每个人发了一面旗子,插在后面看上去很酷。
机械师挨个检查了所有人的车况,主要是轮胎、动力系统。
随后在出发前,领队给每辆车发了一个对讲机。
这是一种户外对讲机,上面有显示屏可以看到频率。
领队将所有人聚在一起说:“现在给大家发的这个对讲机,会是我们接下来行程里最主要的通讯工具。”
“要知道有很多地方是没有信号的,只能通过对讲机来保持通联。”
“这个对讲机的有效通信距离是在3公里,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脱离这个范围。”
“到时候正式出发以后,我的车子会走在最前面,保障车辆会走在最后面。我会随时跟最后一辆车子报告点位,确保所有人不脱离车队和我们的通信范围。”
李悠南领到了那个对讲机,把玩了一下。
他的车上毕竟有车载电台,可比这个对讲机要靠谱得多。
对讲机不会超过5瓦的功率,而李悠南的车载电台是50瓦的功率,并且李悠南有C级的操作证,理论上,他用那台车载电台可以与全世界任意位置的人电波通讯……特定条件下。
而就算在这一次的穿越当中,当做正常的对讲机用,他的通讯范围也可以达到二三十公里,远超对讲机。
领队又说:“频率给大家已经设定好了,大家不要去调整频率。如果没有其他什么问题的话,那咱们就出发吧!”
所有人登车。
李悠南坐上他的小酷,拍了拍方向盘,笑眯眯地说:“老伙计,出发了!”
此时的他握着方向盘,自然也是有些兴奋的。
这是他第1次参与越野穿越这种小众的爱好,虽然前面也做了一些功课,对接下来的旅程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说实话,在网上看和去到那些地方绝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李悠南将出发前的准备也都拍成了视频,准备等到了地方以后就发给龙哥。
从成都出发,第1站是石棉县。
李悠南并没有用发的那台对讲机,而是用自己的车载电台接入了以此呼叫的频率。
这对于一个电台操作员来说,根本就不叫操作。
那台对讲机倒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下车以后偶尔或许用得上,所以李悠南也将它放在顺手可拿的地方。
他将那台车载小冰箱搬到了副驾驶位置上,顺手就能拿到冰镇的饮料喝。
他喝着饮料,一面听着电台里那些车友们插科打诨的聊天声,偶尔拍一下路上沿途的风景,当做素材,倒也很惬意。
因为参加这一次穿越的车友其实都是新人,所以能够感受得到那些大叔也很兴奋。
去石棉的距离200多公里,三个多小时就能到。
虽然这个距离不算短,但是跟一个人驾车感受不同,开得十分轻松,不知不觉就抵达了线路的出发点。
这个过程中,自然有的人开车速度没有那么快,也有的大哥开车比较激烈,彼此距离拉得很开。
好在尾车一直控制着车队的距离,不管你怎么快,你不能快过头车,再慢也不能让尾车把你超掉。
这一头一尾,让整个车队没出什么意外,顺利抵达了石棉。
稍微做了一下休整,这会儿的时间已经到了下午4点过。
石棉是这次穿越旅行的正式起点。
今天他们的目的地是湾坝镇,晚上住宿的地方也在湾坝镇。
让李悠南略微有些兴奋的是,九龙,也就是他们这次穿越的中途地点,也有一个打卡点位,在穿越的同时还能完成一个打卡任务。
离开县城,道路明显变窄,贴着山壁向上爬。
窗外的绿色越来越浓,山势也更陡峭了。
九月底的山里,阳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