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启航:游轮三峡旅行!【6.4千字】 (第2/3页)
之前还夸我听你们的话嘞,你们两个变脸也变得太快了吧!”
老陈咂了一口烟,淡淡地说:“跟我没的关系,表把我扯上。”
……
火锅店的开业,比李悠南想象中的还要顺利。
耽误了两天时间。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教训,陈坤杰又去招了两个厨师。
主要负责后厨备菜,不需要多精湛的技术,能平时炒个蛋炒饭,做点红糖糍粑、南瓜饼之类的小吃就行。服务员也多请了两个。
李悠南和陈坤杰都希望把这个火锅店长期开下去,所以招服务员时,也尽量往长期合作的方向去考虑,招服务员的时候就会考虑的更细一点,后面的两个服务员都是很有经验的阿姨。
虽然成本上去了,但按照第一天的生意情况来说,收入也会更可观。
李悠南之前小瞧了自己粉丝的粘性和大家的消费能力。
昨天来的第一批食客,至少有一半是冲着他的视频来的。
往后这种情况大概率也会持续。
为了尽可能发挥优势,李悠南在自己的橱窗上挂上了火锅店的团购链接。
并且把跟火锅店相关的视频,做成商品宣传视频。
也就是说,只要有人浏览他的橱窗,就能看到视频入口。
因为是自家火锅店,陈坤杰炒火锅底料的那个视频被他置顶,可以长期曝光。
随后的一天,李悠南搞了一场直播。
直播间里,粉丝们玩起了梗。
有个哥们儿说:“新来的兄弟们可能不太了解这个主播,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他是一个背包客、跑酷大神、木匠、泥瓦匠、水电工、石刻艺人、厨师,现在又多了一个火锅店老板。”
接着又有粉丝建议李悠南把这些介绍放在个人简介上。
李悠南会弹钢琴的事,倒是没在视频里展示过,不然他的身份标签还能再多一个。
接下来,直播间变得欢乐起来。弹幕里飘着:“有个类似的大 V,还有一个标签是黄金右脸,李悠南是什么?黄金整张脸?”
还有人说:“李悠南,你嘛时候出书呀?作家的身份你嘛时候点亮呀?”
李悠南还真听劝。
他想了想,把自己的个人简介改成了:计算机工程师,业余跑酷爱好者、业余厨师、业余木匠、石刻艺人……火锅店副老板。
目前有八九个标签,看着这些标签还挺有趣。
网友们把这当成有趣的梗,都期待着他什么时候又能点亮下一个身份标签。
原本陈坤杰还想陪李悠南在这附近逛一逛,但是火锅店正式开业后,麻烦事接踵而至。
每天的火锅底料都不够用,每天都需要现场炒制,所以陈坤杰每天都很忙。
不过他倒是挺满足的,只是有些歉意地对李悠南说:“没办法陪你去三峡了。”
李悠南倒也无所谓,说:“我去三峡逛一圈还会回来的,到时候再找你。”
对于李悠南来说,CQ市区都没有三峡重要,三峡是必须要去的。
不过去三峡的方式,比想象中悠闲许多。
JK龙联系了不少商单,其中有一个是推广三峡豪华游轮的。
从重庆朝天码头登船出发,一路顺流而下,到宜昌为终点。李悠南如今的粉丝量和影响力,已经能让他以很高的价格接下这种推广视频。
这对李悠南来说是件美事,既省了船费,还能赚钱,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期待这种旅行方式。
不得不说,JK龙那边的商务谈判很专业,把价格和双方的义务都明确规定下来。
前一天晚上,邮轮的营销部门有专门工作人员联系上李悠南,洽谈一些合作细节。
到了这一步,其实没太多可谈的内容了。
对方只是简单说了下拍摄视频的要求,这个要求自然是尽量展示好的一面。
公司的营销方和邮轮是分开的,所以体验会比较真实。
李悠南上船后,整个流程并不会有其他优待。
营销部门给他安排的是一张价格 5000块的豪华大床房船票,到时候只需按流程在码头登船就行。
只是到时候拍出来的视频,肯定要给他们审核。
具体的要求,JK龙那边也能把握。
李悠南去码头之前,JK龙还特别叮嘱了一下,必须要取得一些特定镜头,李悠南都一一记下。
想了想,JK龙又对李悠南说:“上船以后,你可以多直播一阵子啊。”
李悠南还以为JK龙是希望通过直播来提高热度。
不过李悠南其实并不太喜欢在旅行过程当中直播,拍一拍视频对他来说已经差不多了,如果全程开着直播,会破坏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虽然也有一些主播在旅行的过程当中开着直播,跟直播间里的朋友聊着天,也会很惬意,但李悠南相比之下更喜欢跟现实的人互动。
李悠南有些犹豫:“需要直播吗?”
JK龙沉默了一下,才说:“不开算了。”
李悠南也没有在意,随后便是从市区前往码头了。
第二天。
收音机里放着点轻音乐,声音不大,就是个背景。
过了长江大桥,视野一下子开阔了。
车沿着滨江路稳稳地开着,旁边就是滚滚的长江。
导航时不时提醒一句,离朝天门码头越来越近。
手机上“叮”的一声响,是游轮公司发来的短信:“尊敬的贵宾,您今日乘坐的‘远航号’游轮停靠于重庆朝天门11号码头,请于18:00-20:00凭身份证登船。”
李悠南瞟了一眼,心里更踏实了。
推广方果然已经把他的船票给安排好了。
开进渝中半岛,高楼渐渐多起来,路也窄了些。
红灯停下的空当,他看看旁边擦身而过的轻轨,或者望望远处依山而建、层层迭迭的房子,一点不急。
拐进通往码头那条熟悉的小路,两边已经停了不少旅游大巴,还有像李悠南这样自己开车来的。
他找到个离入口不远的位置把车停稳,熄了火。
推开车门,九月的热浪夹杂着更浓的江风味道扑面而来,带着点水腥气,抬眼就能看到那艘白色的“远航号”,像个巨大的积木,稳稳地靠在11号码头的趸船边上。
旁边还停着其他几艘游轮,码头上立着巨大的数字标牌,“11”字在阳光下很显眼。
李悠南打开后备箱拿出简单的行李,一个拉杆箱,一个背包。
刚合上后备箱盖,就有穿着“棒棒”背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