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3章 青花【8888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83章 青花【8888字!】 (第3/3页)



    “哇,果然厉害的人朋友也是厉害的人!太符合我的人生幻想了!”小雨说。

    李悠南感觉到祝清越挨着的肩膀轻轻动了一下,大概是在调整表情。

    拍完照,小雨还在叽叽喳喳,提议要不要一起去逛逛旁边的手作市集。

    对于小雨来说,今天是幸福的一天。

    遇到了一个偶像。

    还遇到了一个偶像。

    偶像和偶像,还是朋友。

    后来一起逛了逛旁边的手作小摊,小雨买了一对青花小杯子,给李悠南和祝清越一人一个作纪念。

    分开的时候,她还跟李悠南用力握了握手:“什么时候开直播了,一定要通知一下!话说你怎么连粉丝群都没有啊……还有豆沙包大大,新书我一定追!”

    她蹦蹦跳跳地走了,背影充满活力。

    “咳。”李悠南清了清嗓子,“哈哈,你的粉丝……”

    “嗯,奇妙。我还以为我是主角来着……”

    李悠南愣了一下,这才忽然感受到了一丢丢……吃醋?

    祝清越忽然脸上绽放出笑容:“别想歪!”

    风吹起她额前几缕没扎好的碎发。

    “哈……”

    ……

    小雨只是旅行途中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插曲,接下来旅行还要继续。

    祝清越并不是一个活泼的女生,总的来说她是安静的,安静的同时又时不时会跟你俏皮地聊一些话题,很有地域特色。

    李悠南开始有些理解祝清越为什么热衷于去人文色彩浓郁的地方旅游,这种地方真的可以遇到很多有趣、独特的人。

    祝清越是写的。每一个她遇到的人,见到的性格,感受的经历,都会带给她无与伦比的灵感。

    在抵达景德镇的时候,李悠南其实并没有想过很多要在这里如何旅行的规划,他是走一步看一步,慢悠悠地随意体验一些东西的心态。

    相比之下,祝清越的目标就要清晰得多。

    头一天他们体验了制作素胚的地方,而在制作瓷器的整个流程当中,还有更具手艺的内容。

    今天见了粉丝以后,祝清越的下一个目标是去老厂村体验瓷器绘画。

    李悠南正好没有规划,那就跟着呗。

    ……

    “青花瓷,它是世界的。”

    “我的意思是,它影响了全世界的审美。”

    当祝清越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李悠南,眨了眨眼睛,他从这个女孩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深邃。

    景德镇的老厂村,空气里飘着窑火和泥土混合的味道。

    李悠南和祝清越坐在一间旧作坊的小板凳上,面前是素白的瓷胚和青花料。

    此刻,祝清越正捏着细笔,一点点在杯子上描摹什么图案,专注得很。

    教他们画胚的,是作坊里的陈大姐。

    她话不多,总是微微笑着,站在他们身后看。

    清越画得小心翼翼,李悠南则随意涂抹了几笔山水线条。

    陈大姐偶尔轻声指点:“手要稳,笔尖含料少点,慢慢走…这里可以再加个小枝丫…”

    她声音轻轻的,带着点本地口音。

    轮到她自己示范时,那就不一样了。她接过笔,坐在转盘前,也没见她怎么用力,手腕轻轻一带,流畅的藤蔓枝叶就绕着杯身舒展开来,笔触干净利落,像活的一样。

    李悠南和清越看得直点头。

    “大姐,你这手艺真好。”清越由衷地说。

    陈大姐只是腼腆地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搓着围裙边:“做了几十年了,手熟了。”

    她又指了指旁边架子上一些画好待烧的碗碟,“也就做做这些,糊口罢了。”

    聊开了些才知道,陈大姐靠的就是手上这点功夫。她不懂什么网络,也不会吆喝,更不会讲故事包装。一天下来,能画成、烧成的器物就那么几件,赚点一件手工费。

    其实景德镇有不少搞直播的,那些人很赚钱,跟这些传统的手艺人简直不像一个时空的。

    “这么好的东西,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清越看着架子上那些素雅精致的半成品,轻声说。

    陈大姐还是那副温顺的样子,笑了笑:“能有人喜欢,来画一画,我就挺高兴。”

    她转身去整理那些画好的胚子,动作轻缓而熟练。

    作坊不大,陆陆续续又进来几拨人,都是来体验画瓷的游客。

    一对年轻情侣,女孩拿着笔嘻嘻哈哈,在杯子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就嚷着要拍照,另一个大哥,草草涂了几笔山水轮廓,嫌太慢,直问师傅“能不能快点烧?晚上还得赶飞机”。

    陈大姐和另一个画师在旁边看着,脸上挂着那种习以为常的、有点无奈的笑,嘴里应着,走过去帮他们收拾画得不成样子的胚子,尽量补救。

    她们习惯了,这是生意的一部分,总有人只是来图个新鲜,留个到此一游的痕迹。

    李悠南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手里捏着那只素白的杯子。

    第一次画瓷,自然不会很顺手。

    但李悠南不急。

    青花料在瓷胚上的晕染很有意思,笔尖含料多少,下笔的轻重缓急,都会留下不同的痕迹。

    这是很有趣的体验。

    李悠南也没有懊恼自己还没有获得关于绘画的技能。

    他蘸了点水,试着在刚才画坏的地方轻轻晕开,那墨色竟化开了一些,呈现出意外的深浅层次。

    “这里,笔可以再立起来一点,轻轻点下去,像这样……”

    陈大姐不知何时又站到了李悠南身后,声音比刚才指导别人时稍微亮了一点。

    她大概看出了李悠南在琢磨,而不是应付。

    她拿起旁边一支细笔,在李悠南杯子的空白处轻轻示范了一个小点,那墨点瞬间有了山间苔石的质感。“对,就这样,不急,慢慢来。”

    李悠南照着她的提示,屏着呼吸,一点一点地描画、修补。

    祝清越不知何时放下了自己的笔,她没笑,眼神里带着点认真,就那么安静地看着李悠南十分专注地涂抹、修改,看着陈大姐偶尔俯身指点他一两句。

    李悠南真的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一点都不浮躁。

    祝清越的目光里有种了然,还有一点,像是……探究。

    ……

    几天后,李悠南和祝清越去取烧好的瓷器。

    窑火褪去,素胚变成了温润的白瓷,青花的颜色也沉淀下来,显出特有的蓝。

    陈大姐把他们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用旧报纸仔细包好。

    清越画的那只杯子,青色的兰草清雅舒展。

    她小时候学过画画的。

    李悠南那只碗呢,远山雾气晕染得也还行。

    “喏,交换。”清越忽然把她那只漂亮的杯子推到李悠南面前。

    “啊?那我多亏呀!”李悠南烂话随口而出。

    祝清越这么温柔的人,也忍不住锤了李悠南一拳。

    陈大姐在一旁看着他们交换,也抿嘴笑了,没说话。

    临走前,李悠南掏出手机,对陈大姐说:“大姐,能给您这作坊拍点东西吗?就拍拍您画画。”

    陈大姐愣了一下,手在围裙上搓了搓,显得有点局促:“拍我?我有什么好拍的……”

    “您画得好,真的。”清越轻声补充,语气很诚恳。

    大姐看着俩人认真的样子,终于腼腆地点点头:“那…那你们拍吧,别耽误你们时间就好。”

    没刻意摆拍,镜头就静静地扫过。

    拍完,李悠南跟大姐说,回去我会试着发在网上。她只是“哎”了一声,依旧带着点不好意思的笑容。

    走出作坊,巷子依旧安静悠长。清越抱着那个包着丑碗的纸包,像抱着什么宝贝。

    “你是想帮陈大姐宣传一下吗?”祝清越嘴里哼着小曲,忽然想到什么抬起头问。

    李悠南摇了摇头:“也不能那么说吧……”

    李悠南的目光变得有一些深沉起来。

    “今天的陈大姐和之前教我们做素胚的那个师傅,都是真正的匠人,他们赚的都是手艺钱,景德镇很火,但是好像跟他们没什么关系,我觉得这……不太对。”

    “虽然也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但我还是想把陈大姐的故事给讲出来。”

    李悠南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也没有过脑子,当他说完却看到祝清越呆呆的望着自己,哑然一笑:“怎么?”

    祝清越低着头笑了笑:“没,没什么……就是有点说不上来的开心。”

    “呵。”

    “明天就要走了吗?”

    “嗯,待的时间有点久了。”

    “我也要继续往西走啦……要不,再顺我一截?”

    “嗯,车费……”

    “哎呀……刚才还觉得你很有感觉呢!”祝清越有一些着急。

    “我不是文艺青年,你的那个感觉肯定不是你理解的那种……”

    “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