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新官制! (第3/3页)
祝英台如此说道。
“哎,军队扩张太快,导致披甲率下降也实属正常,其次就是甲胄的制作难度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们的军队发展思路要更换,组建两万五千的披甲精锐,其中五千是重甲骑兵,两万是重步兵,其次,再在组建一万五千的轻骑兵,这样我们就有两万的轻重骑兵,刚好对应我们有四万匹马,这样算来,我们的精锐士兵大概有四万五千,剩下的一半作为普通兵员!”
李万年说完,祝英台没有反对,毕竟有四万五千的精锐已经是极好的了。
“还是早上讨论的官制的问题你起码要在科举之前搭好架子,科举之后,就可以按人才类型填充到这个架子中!”
祝英台催促道。
“好,我已经有所想法,我将名单画下来!”
说完,李万年开始画图,将组织结构图画下来。
祝英台听到是要画画,也凑过来,只见李万年按照自己先进的思维,画了一张组织结构图。
图上,他作为一号人物,然后副手是两位节度副使,然后下面就是三位观察使以及兵马水军使,
观察使下面就是各州刺史,兵马使往下就是马军使,步军使以及水军使。
本来按照他的想法,就是祝英台作为节度副使,兼任总督兵马使,负责军务,王建作为总督观察使总督三位观察使,但是王建一旦掌握了真正的权力,哪怕是文臣的权力,怕也是按耐不住野心,故而就只能当让观察使和总督兵马水军使平级。
这样,王建兼任其中高丽道观察使,但不掌兵权,给了对方部分里子,又不至于权力的失控。
当然,要是身边还有更听话的文臣,他自然是会重新调整官制,设立总督观察使。
同时,他给给这些官员做了品级,首先是节度使是正二品,节度副使是正三品,观察使以及总督兵马水军使和军需使都是从三品,刺史、马军使、水军使以及步军使都是正四品下。
看到这些官职,祝英台好奇道:“你不设六部吗?”
“我要是设了六部,契丹人知道了不得跟我拼命,而且其他各方估计都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