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5章 天威浩荡止干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725章 天威浩荡止干戈 (第3/3页)

是!小人听闻,是......是庆国的天使到了蒙古金帐!就在昨日!宣读了皇帝的圣旨后,那乌力罕......便下令退兵了!是真的!庆国的使团此刻正在来王都的路上!!”

    “轰——!”

    这个消息,比方才得知退兵本身,更加具有毁灭性的冲击力!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巨锤砸中,猛地、齐刷刷地再次聚焦到站在中央、原本已被定为“罪人”的宰相斡里剌身上!

    仅仅是一纸诏书!

    庆国未曾派遣一兵一卒!

    真的......真的就凭天使宣读了一道圣旨,那凶焰滔天、将他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几乎要灭国的蒙古铁骑,就真的乖乖退兵了?!

    那位老亲王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踉跄着后退一步,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无形的手掌反复抽打了无数次,所有之前的讥讽、指责和愤怒都化为了极致的荒谬和骇然。

    他张着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阿剌木沙汗缓缓坐回王座,手指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他望着斡里剌,又仿佛透过他望着遥不可及的东方,喃喃道,声音轻得像梦呓:

    “一纸诏书......竟真能退却万千虎狼之师......这......这便是天朝上国之威吗......”

    他的声音很轻,却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每个人的心底。

    斡里剌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沉声接话,语气中充满了后怕与无限的敬畏:

    “乌力罕桀骜不驯,竟对大庆皇帝敬畏至此......庆国之强盛,天威之浩荡,远超我等想象......”

    群臣相顾骇然,此刻他们才真正明白,“大庆藩属”这四个字背后,所代表的究竟是怎样的份量与绝对的威慑!

    阿剌木沙汗猛地再次站起身,脸上再无半分颓唐死寂,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狂喜和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敬畏。

    他朗声下令,声音虽然微微发颤,却异常响亮:

    “快!立刻以最高规格准备!迎接天朝使者!”

    “另,拟旨!本王要再修谢表,备厚礼,遣使再赴天京!叩谢大庆皇帝陛下活国救民之天恩!自今日起,我西辽上下,需谨遵臣礼,永世不负天朝!”

    “臣等遵旨!”

    这一次,满殿文武的回答前所未有地整齐划一,声音洪亮,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战栗、狂喜与绝对的臣服。

    再无丝毫疑虑,再无半分不甘。

    东方那个帝国的形象,从未如此刻般巍峨、强大、且不可违逆。

    ......

    五军都督府,值房

    数日后,来自西北的八百里加急军报,经由通政司,最终被呈送到了五军都督府大都督、辽王贾玌的公案上。

    值房内,贾玌并未身着王袍,而是一身便于行动的玄色常服,正批阅着各地卫所送来的文书。

    亲卫统领林宇侍立一旁,如同沉默的山岳。

    下首的位置上,坐着奉诏前来商议北疆军务的武定侯熊文龙。

    一名掌案经历官恭敬地将那份封着火漆的军报放在案头,低声禀道:

    “王爷,安西卫急递,事关蒙古与西辽。”

    贾玌笔下未停,只淡淡“嗯”了一声,直至处理完手中那份关于漕运护卫的条陈,方才搁下笔,拿起那封军报。

    他拆开火漆,展开军报,目光迅速扫过其上文字。

    内容正是西辽王庭发生的一切,以及蒙古大军已依诏后撤三十里,并有继续北返迹象的详细奏报。

    贾玌的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神色,平静得如同只是看到了一份日常的粮草调度文书。

    唯有唇角,极其微不可察地向上扬起了一个细微的弧度,快得仿佛从未出现过。

    他随手将军报递向一旁的熊文龙。

    熊文龙接过,快速看了一遍,即便是他这般见惯了风浪的悍将,虎目中也不由得掠过一丝惊叹,瓮声道:

    “王爷神机妙算。乌力罕......果然退了。”

    贾玌起身,缓步走至窗前,负手望向窗外庭院中苍翠的松柏。

    夕阳余晖透过窗棂,为他挺拔的身姿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

    他没有回应熊文龙的赞叹,仿佛那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天边那轮即将沉下的红日,用一种只有自己才能听清的声音,轻轻喃喃道:

    “至此......北疆百年烽烟,可定矣。”

    “本王......也总算能歇歇了!”

    声音消散在值房的寂静里,却仿佛为一段波澜壮阔的征途,暂时画下了一个休止符。

    天下,似乎真的迎来了久违的安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