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武道,仙道,剑道 (第3/3页)
通的修为,放在武道里,却可轻易对得过宗师——
后者可是要勤修不缀几十年,方有可能窥见突破机会的武道天才!
这让武道,和修习武道的庄万松,几乎成了笑话。
嫉妒倒是没有,庄万松当然知道,这是天下大势,非人力可抵挡。
但心里却十分痛苦。
迷茫、怅然、无措,种种情绪,将庄万松吞没,以至无法静心修习剑术。
于是,庄万松放弃了太岳剑宗中那处最舒适的小院子,而是和曲之翁说了一声后,找了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于山林间沉思。
他在山林里风餐露宿,饿了就生火打猎,渴了就喝山间的泉水,已经在人迹罕至的山中待了好几个月,心中却始终无法辨个分明。
武道……
到底该何去何从?
或者自己,又到底该何去何从?
月亮升起又落下,山间的树丛从干枯皲裂,变得郁郁葱葱,不知过了多久,庄万松用自己价值万金的佩剑,削出了一柄十分普通的木剑,盯着它沉思起来。
这柄木剑十分普通,甚至因为是庄万松自己削制的,边缘还毛毛躁躁的,有些丑陋。
听说剑圣他老人家最初,也是用的木剑。
剑圣,也就是唐行简,出身蜀中唐门,幼时好剑,乃削木剑日日挥舞。少时渴望习剑,北上至太岳剑宗求学,用的是铁剑。盛年成名,又从铸剑山庄定制了一柄宝剑——也就是太岳剑,并因持太岳剑行走江湖从无败绩而名声大噪。
等到了晚年,“太岳剑”又被他束之高阁,剑圣又用回了“木剑”。只不过他所用的并非用木头削成的木剑,而是随手折的普通木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木剑”。
自此,直到唐行简病故,用的一直都是随手折的木枝,连下葬时,太岳剑宗按其遗嘱,也只是陪葬了一根同样在山间随手折的木枝。
从木剑起,又从“木剑”灭,便是剑圣的故事。
庄万松看着眼前的木剑,试图努力思索。
如果是剑圣。
如果是唐行简。
他处于这武道将灭、仙道初兴之时,会如何抉择?
会放弃武道,修习仙道吗?
还是坚持武道,直到武道彻底消亡?
庄万松越想,眉头越是紧皱,直到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唐行简其实并未修习武道!
相传他连真气脉都不曾通,更不修真气,虽然有传言说他因大机缘误食“仙果”,而体内自有真气,可他无论是行走江湖还是同人比试,都是用的自己编的剑法剑招,从不以真气取胜!
他从开始拜入太岳剑宗,求学的就是剑!
或者说,他终一生所求的,根本不是什么武道,而是剑!是剑道!
想通了这一点,庄万松忽然豁然开朗。
自己所追求的,也从不是什么武道,而是剑道!
思及此处,他骤然起身,随手从身边的枝丫上折了一根木枝,然后有感而发地于山林间挥舞起来。
这一招一式,皆只是剑招,没有任何真气附着,却引得山间狂风阵阵、飞沙走石,不过片刻,木枝带起来的剑风,就卷得山间风刃将庄万松附近的树木山石劈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不知不觉间,庄万松越来越忘我,乃至斜阳渐没、月上梢头,一股从未感受过的古怪气息忽然自他腹中涌起,翻滚着灌注全身,而体内的真气脉,却烫得出奇,甚至隐隐有像要被“崩断”的感觉!
庄万松甚至没犹豫一下要不要停止,他心中只剩下了一个字:剑。
一遍又一遍,刚开始他还舞的是太岳剑宗剑圣流传下来的剑法剑招,但很快,他出招就没了章法——
或者说,更加随心所欲起来,就好像那根细细的木枝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同他的肉体一起,在山林中跃动。
不,庄万松只觉得自己就像是一柄剑,于山间挥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