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灵巫国 (第2/3页)
的亲属。
但不管怎么说,乃古灵巫的话让不少心底并不情愿取消“奴隶”的部族,也都妥协了。
因为他们听着乃古灵巫的意思,“奴隶”虽然不再被称为“奴隶”,实际上仍然能继续为自己做事,只不过需要额外支付一些报酬罢了。
至于什么殴打奴隶之类的行为,其实没有多少人会这么干——
奴隶可都是宝贵的劳动力,每死掉一个都是很惨重的损失,只要不是花费很大的绝症,就算生病了,主家都要养一养奴隶哩!
这和以前也没有什么不同嘛!
想通了这一点,大家就纷纷笑了起来,不再纠缠奴隶的事。
如果从制度上来讲,灵巫国大约是最落后的。
因为它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划分,也没有明确的法律。
事实上,就连大长和国,也没有什么严谨的法律,更多都是习惯法,而且只能约束自己治下的地方,那些羁縻地的部族,都是部族内自己管理——
即,全凭族长和长老们的喜好判定有争执双方的对错。
不过,白部高氏毕竟是中原血统出身,在建立昆弥国的时候,还是正儿八经地颁布了一套法律的,隔壁黑部建起来的西畴国不甘示弱,也模仿昆弥国,颁布了一套相似的法律。
反倒是大长和国,还保留了旧王国的框架,并没有什么变动。
主要是董振云也来不及搞什么大动作。
纵然她属于临危受命,勉强将大长和国即将灭国的命运拉了起来,重新撑起了这个古老的国家,但大长和国在她手上大幅度缩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虽然很快和白部打了好几个胜仗,但打下来的地方一片狼藉,粮食和物资都让白部搬空了,以至于董振云根本无力继续打下去,只能暂时停在了王宫所在的鄯阐城,休养生息。
为了节约粮食成本,董振云甚至不得不将唐仲甫支援的一万五千剑南道驻军给送了回去——实在是养不起了!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白部的昆弥国、黑部的西畴国,还是那个突然莫名其妙冒出来的灵巫国,都已经修炼起了《灵巫凝魂功》,而自己掌握的大长和国,却还没来得及做这些事!
不能再拖下去了!
董振云对此非常看重,在派人想办法搞到《灵巫凝魂功》后,第一时间就在禁军中传播,并颁布了一条新的政令:
“凡是修炼《灵巫凝魂功》有成着,赐金一百,封为‘神巫’,留朝中待用……”
这条“通天”的捷径,很快就传遍大街小巷,引得新大长和国的百姓纷纷追捧修炼,一时间,滇云地区修炼《灵巫凝魂功》者,数不胜数,暂且不提。
再说另一边,眼看大长和国的事告一段落,唐小鱼便带着几个弟子回到了白石山。
同时跟她一起走的,还有二十多个唐门弟子。
这些唐门弟子都是门中佼佼者,乃是他们挣破头才争来的名额,心底也都知道,是跟着老祖宗来修仙的。
“你们也不必灰心,虽然错过了此次仙缘,但等老祖宗腾出手来,自然也会回来教导唐门的,等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就都有机会修仙了!
“至于什么《灵巫凝魂功》,就不必修炼了,那是魂修的路子,乃是下乘之道,莫要贪那个!”
唐门的掌门唐迟特地在唐小鱼走后,安抚起了唐门众人,只是话里话外,避重就轻了不少。
比如魂修并不下乘,恰恰相反,魂修到后期,很多都能走香火神道的路子,只不过因为这条路很容易走歪,才经常被其他修士瞧不起。
而在这个世界,仙道初兴,还不存在有关魂修的刻板印象,就更不存在什么“下乘之道”的说法了。
唐迟之所以如此说,也是惦念着当初和太祖师叔商议的、对唐门的规划,想着将唐门往炼器上拉扯,如此一来,魂修就十分不合适了。
“炼器一道,往往多为符修、阵修相配合,魂修是万万不可的,因为许多炼制的法宝灵器,本就是对付阴属的东西的,对魂修本身就有伤害,又怎么好长期炼制?”唐小鱼临走前,还专门给唐迟、唐仲甫讲解过:“体修倒是不错,淬炼肉身,很适合炼制一些大东西……不过这个也要看门中弟子的意愿了,但是走魂修的路子,定然是不好的。”
既然老祖宗这般说,唐迟当然也就奉为金科玉律,这才在安抚门中弟子时,也带了些春秋笔法。
“在此之前,你们大可以多看看《白石仙道书》那几本白石仙宗流传出来的书,我听说白石仙宗有不少无缘拜入其门下的普通人,也凭借这些书入了道,引气入体,成为修士,咱们唐门弟子都是人中龙凤,想必也不在话下。”
听了掌门的“鸡血”,不少唐门弟子都兴奋起来,当日,渝州城中的书肆里,所有有关仙道的书,都被抢售一空,《白石仙道书》更是早就没了,还是唐迟主动在唐门的学堂里放了几套供众人借阅,才勉强安抚了群情激奋的唐门弟子。
而与此同时,刚刚带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