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九章 “鬼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九章 “鬼城” (第3/3页)

保证自己一心为公,致力于此界的良性发展,可他却无法在这方面完全信任旁人——尤其是何禹还来自一个阶级等级必然更加森严和固化、甚至弱肉强食观念可能深入骨髓的修仙文明。

    将审判与安置两大权柄尽数交予一人之手,风险实在太高。

    想到此处,张承道便道:“既然如此,便先从这‘审判司’和‘鬼城’的框架搭起。

    “审判之责,非你我二人所能长期亲力亲为,需得寻些可靠之人或鬼,来担任判官、阴差等职,此事我实在力有不逮,当初也说好皆由你来慢慢撑起……

    “不过这‘鬼城’倒是好说,只需予我半月,我便能凭空起一座城来。然则城郭易建,秩序难兴。其中如何使新入城之‘鬼’迅速登记造册、分配居所、了解规矩、各安其分,乃至日后如何维持治安、促进交流、甚至可能出现的‘鬼市’交易等一应民生事务,千头万绪,皆需一套周密章程。此事关乎万鬼生计,须得谨慎规划,我意欲亲自操持此事,也好与阳间规制有所呼应,不知道友意下如何?”

    何禹闻言,略一沉吟,便明白了张承道的顾虑。

    不过他本是豁达之人,且深知权力制衡之理,对此并无不满,反而觉得张承道思虑周全——他若是真有什么了不得的野心,当初就不会兵解自己了!

    于是,他爽快点头,说道:“道友所虑极是,审判一事已足够我忙碌的了,这鬼城之事实在繁杂,确需一位精力充沛、且能总揽大局者统筹。既然道友愿担此重任,那是再好不过!鬼城之事,便要多仰赖道友了!”

    张承道满口应下:“这是自然,不过分内之事罢了!”

    所谓建一座“鬼城”,绝非张承道直接动用金手指搓出来一座无人居住的、宏伟却空洞的城池幻影。

    那不是建城,那是造景。

    真正的“城”,在于“人”(或者说是“鬼”),在于其中的“活动”。

    按张承道所设想,首先应当规划出城市的功能区域:居住区、公共事务区(用于登记、管理)、可能出现的未来商业区、以及预留的修炼区等。

    划分好区域,才能逐步建造起最核心的基础设施,无论是城墙、规划整齐的街道还是用于管理的府衙,都是重中之重。

    此外,他还得搓一批标准化、可快速“复制”的简易居所——这些居所不必豪华,但求坚固、统一,能有效凝聚阴气,为魂体提供最基本的庇护即可,类似于阳间的保障性住房。

    比如【木瓦房】就可以,【石瓦房】就不必了,两者之间的材料差别还挺大的。

    更重要的是,他必须设计出一套高效、公平的户籍登记与分配制度。

    每一个被审判司判定可入城的魂魄,都需要先行登记造册,记录其基本信息、生前功德、以及分配到的居所编号。

    这套制度需要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并且从一开始就要注入“秩序”和“公平”的理念。

    至于更进一步的城市建设——比如更具个性的宅院、店铺、工坊、娱乐场所等等,张承道就不打算大包大揽了。

    他只需打好基础,制定好基本的“规则”,然后便能引导鬼民们依据自身需求和能力,去自行发展、填充这座城,这才是一座城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等到以后阴气和灵魂浓度越来越好以后,鬼的阴寿大概会变得极为漫长,总得找点事做,市场规律和社群文化自然会逐渐孕育而出。

    或许不久的将来,“鬼城”还能发展出独具特色的“鬼文化”和“阴间经济”了!

    想到那群灵魂“审判司”审判后新死的魂魄懵懂地排着队,一进“鬼城”就要在“鬼城户籍管理处”前等待登记,等领取了鬼界的保障性住房的钥匙,才能“安顿”下来,说不得甚至为了走鬼修的路子,还要去“打工”赚钱买灵材……

    张承道忽然觉得,这个世界的“阴曹地府”,或许别有一番趣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