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惨烈! (第2/3页)
,连一点血迹都没沾染上。所以我琢磨,他应该是在进门之后,被藏在屋里的凶手连刺三刀。”
这会儿,温玲一边用剪刀剪开死者腹部伤口的衣服,一边倾听着。
“凶手应该不止一个人,被害者受伤之后,就被另一个人拽倒在地,紧接着握刀的凶手,就捅了被害者的喉咙。
被捅的地方就在门前三米,挨着茶几的地方,尽管凶手用拖把擦掉了痕迹,但我觉得那边才是被害者正在死的地方。
而且你们瞧,拖把的痕迹那边也最多,到死者现在这个位置,半米宽的拖把印,几乎是来回拖了好几遍。”
张晋康点头:“应该是。”
这时候,温玲正在检查死者的双手。
双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凝固着血痂,死前应该是太过痛苦,所以捂了喉咙。
要是有搏斗,手上和指甲里肯定会残留一些东西。
温玲在表面没法看出东西来,于是她拿出马蹄镜,对着死者指甲,然后一瞧。
随后,她抬起头来:“镊子,无菌棉,证物袋。”
杨锦文赶紧从勘察箱里把东西拿给她。
温玲一边提取证物,一边道:“指甲里有血痕,有可能是他自己的,也有可能是凶手的。但残留了几缕毛发纤维,他应该抓到过凶手。”
这是好消息。
国外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叫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这一理论认为,犯罪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物质交换的过程。
作案人作为一个物质实体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总是跟各种各样的物质,实体发生接触和互换关系。
因此,犯罪案件中物质交换是广泛存在的,是犯罪行为的共生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这就表示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世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犯罪。
比如中,射击用冰作为子弹,先不管这个现不现实,但是冰作为子弹,射杀被害人,融化后,也会留下水的痕迹。
至于为什么还有那么积案悬案,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时代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再加上凶手运气爆棚,所以一直让凶手逍遥法外。
聪明一点的,之后不敢继续作案,就此隐姓埋名,可能还会逃过一劫。
不聪明的,还以为是警察抓不到他,再犯案,犯案必抓,特别是千禧年后,DNA的普及应用。
各地市局、县局,那几乎每天都能必中积案的嫌疑人,每天都在抓人,要是就是追逃的路上,这让看守所都爆满了。
温玲有条不紊的工作,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看眼球的浑浊程度,看体表的愈伤,检测死亡时间,最后她疲惫的站起身来。
杨锦文赶紧扶了她一把,温玲笑道:“不用,我下盘很稳的。”
紧接着,宋军的痕检中队,已经把两间卧室的尸体拍好了照片。
温玲带着人进去第一间,也就是主人房。
县局的老高道:“她叫李秀梅,王建的妻子,这夫妻俩是双职工,案发是在昨天,也就是周六。”
杨锦文和温玲刚进门时,他们看见尸体是被棉被盖着的,被套是金色镶边,中间绣着一朵朵红牡丹,痕检拍完照之后,棉被已经被掀开。
李秀梅是迎面趴在床上,脑袋悬在床外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