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状元已出,榜眼竟是? (第3/3页)
在最终大名单上呈之前,陈宝由其余太监禀奏后,去向皇帝传达。
“陛下。”陈宝语气十分认真道,“宋时安是双科甲等第一。”
这个结果,不用他说,皇帝也早就猜到了。
连故意针对他‘文采不足’的缺陷出题,都没能阻碍他拿辞赋科第一。
这宋时安,还有谁能阻挡呢?
“孙谦呢?”皇帝问。
“回陛下,辞赋第二,策论第三……但策论第三稍微有些勉强,据那位大学士承认,排名应当在第六左右。”
“一个第二,一个第六,能是榜眼吗?”皇帝问。
“应当是探花。”陈宝道,“淮州的举人葛昭,辞赋第四,策论第二。”
“那就是说,哪怕没有这宋时安,孙谦也拿不到状元?”
“如若没有的话,这个还不好说……”陈宝说道,“没有他,孙谦辞赋第一。倘若以辞赋为重,再加上他的身份,还是能状元的。”
“朕说的是,没有任何前提的才华。”
“回陛下,他不若葛昭。”
“那探花也足够优秀了。”皇帝感忽然道。
陈宝愣了一下,徐徐抬起头。
接着,便听到皇帝说:“将孙谦策论调整到第四,然后以策论科更重为由,把榜眼给葛昭。”
孙谦原本的排名是2,3,现在成了2,4。
葛昭的是4,2。
两个人基本上就有了比较的余地。
再以策论权重更高为由,孙谦恰好被压下去。
皇帝这是故意恶心孙司徒。
原本是两个人争状元,宋时安如若输了,那这个面子也就卖了。
可现在,孙谦本来就拿不到状元,榜眼和探花差别大吗?
对孙谦来说,都没有意义。
但对于天下人来说,不会再去做这种无意义的强行双骄。
“是,陛下。”
陈宝接令后,又补充道:“在揭名后,发现王水山策论排到了乙等中下游。众学士明白这是陛下钦点的人,所以就重新改判,为甲等四十。”
“这王水山是真的不行?”皇帝问。
“回陛下,据那位大学士所言,王水山的策论是值甲等四十的,只是这篇文章里大谈清查人口。而改卷者,又是大学士张兆,故而判低。”陈宝说。
听到这个,皇帝忍不住的叹息了一口气:“想当初,他也是寒门崛起,朕开恩科,钦点的状元。没想到,也变成这般了啊。”
“罢了,罢了啊。”
皇帝不想去聊这个问题了。
“那陛下,名次确定的话,陛下要点名几篇,亲自阅卷吗?”
陈宝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不用了。”皇帝早已接受宋时安乃应梦逆臣的事实,“只求朕的儿子,比朕更会用人。”
………
汪辰在大理寺急死了,因为明天就要揭榜,现在所有的进士估计已经排出来了,而宋时安还在牢里!
难不成要在牢狱之中赐进士?
早点来啊。
“大人!八百里加急进城了!”
就在这时,一名手下通报。
而汪辰赶紧起身,将一沓案卷拿起,递给一旁大理正:“直接将朱秦口供塞到里面,现在就送至宫中,争取在揭榜前把宋氏父子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