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章 策论排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51章 策论排名 (第2/3页)

要把《永乐大典》修成古今第一奇书?

    Judy他也有不安,他也有恐惧,他太怕后世名了。

    对于魏烨来说,他的心理阴影就是,继位之后杀兄弟,立储的时候杀儿子。

    他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开辟科举,试图发展民生,除了加强皇权,给下一任一个好摊子以外,就是想要一些好评价。

    倘若现在就死,他的评价不会差,因为朔风没丢,天下还算是安稳,至少有个中上了。倘若还能够把晚年安排好,甚至能坐三望二。

    宋时安的这一点举措,核心观点:国财并非魏氏家财。

    国家的钱,宗室不可随意挪用。

    张兆当然觉得好。

    古往今来,内库和外库都是混淆的,难以立规矩。

    有时候朝廷的财政困难,就是因为修皇陵,养宗室,挪用了资金。

    可如若只有这两点,那宋时安就是圣人了。

    但他,是要搞政治。

    最后,在扬州开设江南织造署。

    由宫里的人,以承包给商户的手段,亲自管理。

    毫无疑问的,这会滋养腐败。

    但财富必定会带来腐败。

    视腐败为虎,是天真。

    说到底,就是要在不伤民的情况下敛财。

    只从大明王朝电视剧出发,改稻为桑是‘烂活’的本质是因为,侵占了耕地红线。

    嘉靖朝人口1.2亿,耕地数量有限,所以稻和桑有冲突。

    而今大虞人口,哪怕算上可能的隐匿,也就两千万到两千二百万之间。

    顶多顶多,不超过两千五百万。

    这里鼓励纺织,更加类似于‘诸葛亮治蜀’中,发展蜀锦这一项。

    是集中发挥妇孺老者生产力,形成聚集力,减少损耗,并且小部分的垄断高端纺织业。

    世家,齐国,还有南越,北燕,总会有需求。

    产量更大,质量更高的官锦,便成了上层社会的主流。

    也不用太担心所谓的资敌,或者财产流失。

    诸葛亮主动向孙吴提出的通商,就是靠蜀锦赚经费。

    可以说,北伐的钱,大头都是来自于蜀锦出口。

    哪怕北伐是打曹魏,但曹魏依旧是诸葛亮的最大客户。

    我们看古代地图,千万不要将所谓的疆域,理解成‘面’。

    如若是严格划分的面,那么飞地就成了笑话。

    应当是块与点的结合。

    点与块之外,可以看做有强宣称的‘无主之地’。

    庄园主的通商经营,断绝不了。

    除非像近代那样,陆地时代迈入海洋时代,强政府出现,闭关锁国能够做到实质有效,才可能施行有效的经济制裁。

    所以搞江南织造署,只要做成了,是绝对能够搞到钱的。

    搞到钱了,就能够换粮,木,矿。

    说了这么多,无非道理就是——《国富论》真的可行。

    这宋时安,是个天才。

    张兆毫不犹豫的,打上了甲等。

    揭榜前一日的上午,所有的试卷便都完成初步定等。

    然后在晋王驾到后,开始排名——

    昨日的《洛神赋》,就已经让晋王有点难受了。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出题这么利好于孙谦,他还能够输!

    不过他也清楚,实在是宋时安太强了。

    “策论与辞赋不同,篇幅较长,所以我们这些大学士,在评定甲等上时,都是自主决定的。然后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