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武举第三 (第2/3页)
息的力量,李平福的脸上,却没有半分喜悦,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迷茫。
“这就是神武境吗?”
他走出静室,遇到正在院中品茶的李平灿。
“恭喜大哥,踏入武道之巅。”李平灿笑着为他斟上一杯茶。
“武道之巅……”李平福接过茶杯,苦涩一笑,“可我感觉,前面……好像没路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攀上了一座绝峰,放眼望去,云海苍茫,却再也找不到更高的地方。
空虚,而又无力。
“谁说没路了?”
李平灿放下茶杯,“大哥,你可曾听过,上古之时,有炼体大能,肉身成圣,拳碎虚空?凡俗武道,止于神武。但你我兄弟,为何要走凡俗之路?”
没有灵气,无法成为炼体修士,因为上古炼体修士,虽锤炼肉身,但也以灵气为源动力。
但以武入道,则是相当于开创一条新的体系与境界。
李平灿自认武道悟性平平,如今成就,全都依托于德鲁伊对天地万物的感悟观察,相当于“作弊”,因此没办法开创新的体系,但大哥李平福,侄子李元虎,未必不行!
听到李平灿的话,李平福重燃信心。
这世间的道理大抵如此,想的越多,做的越少,人生越迷茫。
谁也不知道前路如何。
倒不如信任自家兄弟,一条道走到黑,不管结局如何,都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经历。
…………
数月之后,松岭州府,乡试武举。
来自州府各县的武道才俊们汇聚于此,一个个摩拳擦掌,想要一举夺魁,扬名立万。
李元虎立于人群之中,神情沉静,目光扫过高台之上那几位主考官,又看了看身旁两位最引人注目的对手,心中早已有了计较。
那两人,皆是出身于州府之内有名的“仙武”背景的种子选手。
左手边的,是“烈山武馆”的嫡传弟子,王烈。
他身材高大,一身赤红色的劲装,手中提着一柄造型夸张的大刀。
右手边的,则是“听雨剑阁”的传人,柳絮。
一袭青衫,身背一柄古朴长剑,面容俊秀,气质飘逸,只是那双狭长的眼眸中,偶尔闪过的一丝阴柔。
这两人,不仅是此次武举夺魁的大热门,背景深厚,更是李元虎最大的竞争对手。
“铛!”
铜锣声响,比试开始。
“第一场,负重跋涉!”
随着考官一声令下,所有考生都背上了重达三百斤的铁砂袋,开始了长达百里的跋涉。
那两人一马当先,步履轻健,遥遥领先。
而李元虎,则不紧不慢地跟在第二梯队,呼吸平稳,节奏不乱,仿佛背上的不是三百斤的铁砂,而是一袋棉花。
他牢记着三叔的叮嘱:藏锋。
李家如今,不需要再出一个锐意进取的“榜首”,需要的,是一个能稳稳当当,扎根于军旅之中的“基石”。
第一名,太扎眼,也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要刚刚好,既能展现实力,得到重视,又不至于锋芒太露,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接下来的几场比试,李元虎都完美地贯彻了这一策略。
弓马射术,他只射九环。
兵器使用,他表现中庸。
很快到了最后的对决。
“李元虎是吧?”
王烈扛着他的火焰大刀,咧嘴一笑,“你很有意思,比那些软脚虾强多了。来吧,让我看看,是你厉害,还是我这烈阳刀更霸道!”
他没有丝毫废话,大刀一挥,朝着李元虎当头劈下。
李元虎脚下步法变换,猿戏的灵巧与鹤戏的轻盈施展开来,身形在擂台上拉出一道道残影,竟在那看似避无可避的刀芒之中,游刃有余地穿梭起来。
“嗯?”王烈一愣,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只会用蛮力的家伙,身法竟也如此诡异。
他刀法愈发狂暴,将整个擂台都笼罩其中。
李元虎却始终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看似摇摇欲坠,却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险之又险地避开致命的攻击。
一炷香后。
王烈渐渐感到力不从心,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刀法虽猛,却也极为耗费气血,就要搏命之际,李元虎身形一晃,露出一个破绽,被王烈抓住机会,一刀逼下擂台。
“承让了。”
王烈大松一口气,他胜得并不轻松,再无先前的气焰,额头也见了汗,手臂上还留下了一道道淤青。
这还是对方留手了的结果。
若李元虎不惜代价,以伤换伤,自己未必能赢。
李元虎抱拳笑笑。
这个结果是他有意为之。
李家,需要的不是一时的意气风发,而是长久的安稳传承。
“这李家的小子,根基倒是扎实,就是这性子,太稳了,少了几分年轻人的锐气。”
高台之上,主考官抚须点评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欣赏,也带着一丝不易察含的惋玩。
李元虎听到这话,心中不以为然。
时过境迁,二叔当初金榜题名,靠的是锐意进取,一往无前。因为那时的李家,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打响名头。
可现在不同,要做的不是争强好胜,不需要冒不必要的风险。
锐气?
那玩意儿,是留给真正的敌人的。
他对着主考官,恭恭敬敬地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