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9章 末世林黛玉(3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489章 末世林黛玉(37) (第2/3页)

为蝼蚁”的绝对专制王权体制感到日益不满。

    尤其是华国这片大地上,末世前的思想遗产最为深厚。

    他们对“人民当家作主”、“平等”、“法治”的观念深入骨髓。

    末世初期为了生存而暂时接受的强权统治,在世界稳定后,变得愈发难以忍受。

    人们开始怀念那个虽然不完美,但至少能保证基本权利、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体系。

    于是,全球范围内,推翻专制王权的运动开始频繁爆发。

    裴汐的“女王城”也不例外。

    尽管她统治前期带来了秩序与安全,但其后期愈发明显的独断专行、等级森严和资源垄断,激起了广泛的反抗。

    裴汐是聪明的,她清楚地知道“民心向背”决定政权存亡。

    最理智、最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股历史的洪流,主动进行改革,还政于民,至少是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式的过渡体制。

    但偏偏,她就是不甘心。

    任何人,只要尝过那至高无上、言出法随的权力滋味,就很难轻易放手。

    那不仅仅意味着地位和享受,更是一种将自身意志烙印于时代的极致快感。

    裴汐从一个需要姐姐庇护的小女孩,一步步爬到权力之巅,其间付出了多少,经历了多少,她如何能甘心就此放手?

    然而,任何一个深受现代思想熏陶的华国幸存者,都无法容忍帝制的复辟,无论这个帝王有多么大的功绩。

    这是刻在文化基因里的底线。

    这场拉锯战持续二十多年了。

    裴汐动用了一切手段镇压、分化、怀柔,但思想的火焰一旦点燃,便难以扑灭。

    反抗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

    当裴泠终于处理完维度层面的首尾,再度将目光投向地球时,看到的是裴汐众叛亲离,被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赶下王座,囚禁于特殊监狱的景象。

    果然,复辟是没有好下场的。

    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任何试图倒转车轮的个人,无论多么强大,最终都只是螳臂当车,沦为沧海一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