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来到草原 (第3/3页)
台巨大的机器,整体外观呈现门洞的形状,门洞内部,有一个火红的钢锭,正在被下面缓缓的挤压向上,进入到模具之中。
到了上面,则有一个吊车,慢慢地把已经挤压成型的钢管向上抽,直至整个钢管全部挤压完成。
这个过程,看着很解压,完全就是大力出奇迹。
“之前,咱们生产一根炮管,要把炮钢反复捶打,变成炮坯,然后钻孔,扩孔,车外缘……哪怕是老师傅,也得用个把月才能做出炮管毛坯来,现在,几分钟就能做一根出来,生产效率翻了几十倍。”
说起这个来,赵满贵就非常的感慨。
“嗯,我们的卡车炮,也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合作关系,对了,现在这生产的是什么?”
“120毫米坦克炮。”
秦淼瞬间一震:“什么?”
“目前,咱们国内唯一成熟的,就是105毫米炮,虽然解决了有无,但是,并不能满足今后的需求,所以,咱们还在自研更大口径的坦克炮。”祝老在一旁介绍起来。
1978年3月7日,东方和英国正式签署合同,从英国引进L7型105毫米坦克炮以及全套弹药,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七工程。
几年下来,国内终于能生产105毫米坦克炮了,装了坦克,暂时解决了难题,但是并不是长久的,放眼世界,120毫米坦克炮才是王道,老毛子甚至都将口径放大到了125毫米!
实际上,早在1976年,国内就制造过120毫米滑膛炮,不过用的是老旧技术,膛压低,穿深差,无法满足需求。
1978年4月,上级就下达了研究高膛压120毫米坦克炮的任务,看时间就知道,这是要在三七工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
不过……在后世,国产坦克并没有用这个口径,而是选择了125毫米这个指标。现在的研发成果,也就是用在了自行反坦克炮上,后来也就退役了。
也就是说,现在做的这些,纯粹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祝老在观察着秦淼的表情变化,淡淡开口:“三水,你觉得这个方案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