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日本大筒 (第3/3页)
肉保持稳定握力,但不僵硬。
单单就是这种松紧适度的发力状态,就不是朱由检这个菜鸟能够学得会的,属于是一看就懂,一学就废。
朱由检以为全身紧绷、用尽全力按住枪就可以了,一旦他真的这样做了,搞不好会被震出内伤,甚至吐血。
马祥麟缓缓按下阴燃的火绳子,“砰!”
大筒声音意外的清脆,朱由检明显感觉到了丑丑的身子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小小的身子都软了,差点站不稳,当然,朱由检自己也打了个寒颤,尽管他们都事先做好了心理准备。
再看另外两小只,更是憋着嘴,快要哭出来了。朱由检有些头疼,可别夜哭,不然孩子妈又要跟他怄气了!
随着筒声的响起,马祥麟的手臂随着巨大的后坐力向后摆了一下,但大筒依旧牢牢地被他抓在手上,没有脱手。一股白烟飘起,使得高速飞行的弹丸更加模糊,几乎用肉眼看不出飞行的轨迹。
“噼啪”一声响起,最近的三十步木靶子应声而碎,不是开了个洞,而是碎成了一堆木屑。虽然这不是什么好木头,但这样的效果依旧令人惊叹。
而马祥麟似乎是找到了感觉,他将刚发射完的大筒随手放在了地上,握着后面的把手放下,而后轻轻松开,动作迅捷优雅,没有对筒身造成损害。
他一伸手,亲兵配合默契,将另外一杆装填完毕、点燃了火绳的大筒递到了他的手中。
马祥麟迅速起身、开火,动作之快,几乎不加思考。微微向上的筒口抛射出一个微曲的弧线,五十步以外的稻草人连人带杆被铳丸推倒。马祥麟微微摇头,接下第三杆大筒,这一次目标是百步外的靶子。
明代以步为军事计量单位,一步约为两米,百步就是二百米。即使马祥麟目力惊人,这一发也不出意外地脱靶了。
马祥麟微微叹气,心想这要是射箭,他虽然做不到百步穿杨,但恁大的靶子,怎么着也不至于打偏。
他再次伸手,却并没有大筒递来,他有些不悦地看向自己的亲卫。
“将军,还来?!”他手下愣了愣,说道。
“换散弹!”马祥麟沉声道。
“是!将军稍等!”
马祥麟揉了揉发酸的手臂,脑海里开始思考方才脱靶的原因。纵然朱由检觉得他已经很秀了,但马祥麟却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自己在陛下面前丢脸了,于是有些恼怒。
半盏茶的功夫,新装填好、层迭压实的铅子的大筒再次递到了马祥麟的手中。
“砰!”
这一次烟雾更多,声音也不如此前清脆。大筒的弹面很大,铅子并不集中,射程也十分感人,最远只够到了五十步靶子。马祥麟连射三发,结束了这场射击表演。
朱由检抚掌而叹,其他人见领导都鼓掌了,于是也纷纷配合,只有马祥麟的耳根有点红。
“陛下,此铳适合突袭,或可装备骑兵,并不适合军阵之用。”马祥麟认真道。
“这样就足够了,本来就是让朝鲜人拿来打山地游击的。他们那些老旧火器破不了建奴的甲,所以被撵着杀,有了这铳,多多少少可以阴死几个建奴的。
而且这玩意相当可靠,基本不会哑火和炸膛,咱们自己那些铳,你也是知道的。”说到这里,朱由检止不住地摇头叹息。
要说火炮,那大明绝对是当今世界顶尖水平,但火绳枪就有些拉胯了。这几年,不合格的鸟铳淘汰了十几万杆,新出产的鸟铳炸膛少了,可是各种奇奇怪怪的小毛病还是不少。
毕竟是手工制品,精度和标准化一团糟,之所以有那么大的产量,完全是依靠巨大的工匠数量硬生生顶上去的。
大就是正义,火炮的可靠性更高,就算要炸膛,那也是长时间使用过热造成的火药殉爆,正常发射炸炮管的现象还是很少的日本的这款大筒算是一种取巧的思路。
迭甲是没前途的,还是要追求高火力,这批大筒,朱由检打算在国内也普及下去,三千五百杆对于大明的体量来说还是太少了,朱由检打算再买些,只是第一批日本人都还没有搓出来,靠他们好像不太行,最后还得是自己仿制。
对于军械制造这方面,朱由检的想法是:不能完全进口、受制于人,也不能一点都不进口。没有点竞争压力,都不知道大明的军械厂能够糊弄成什么样。
甚至最好可以让不同单位之间相互竞争,就像苏联不同设计局一样,设计优秀、质量上乘的,可以拿到订单,过个肥年;要是不思进取、你糊弄我我糊弄你的话,那就吃糠咽菜去吧!
朱由检搞不了小发明,但大明民间科学家也是有一定实力的,连连珠枪都能发明出来,他们只是缺少广泛的社会认可和正向的激励。
朱由检自己虽然不是发明家,但制定的这些制度,没准能催生出一批发明家出来,这或许比他直接干涉历史进程来得更为有效。
“马指挥,你跟朕的妹夫小曹将军捉对厮杀,孰强孰弱?!”朱由检突然问道,问出了他心里埋藏了许久的疑惑。
马祥麟想了想,认真回答道:“若论上马厮杀,臣不敌曹将军,若是步战,他不是臣的对手!”
“好!过几日,乐安公主回宫,小曹将军也在,你们可以比试一番!朕的御马监还有五百匹好马闲置,你等若是平局则平分之,若是谁马战步战都输了,可就没马了!”朱由检笑道。
马祥麟眼睛缩了缩,五百匹战马的彩头,皇帝好大的手笔,这马,他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