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明顺风快递 (第3/3页)
将给送了回去,这些人要是长时间滞留在他们的船上,可就说不太清楚了!
好在黄参将的米酒确实是家中酿的,醉人但不头疼,过了一两个时辰,各水师指挥都陆陆续续醒了过来,他们尤自心有余悸,发誓以后“喝酒不开船,开船不喝酒”!
他们本来还不想违抗军纪的,只是黄参将实在太热情了,这酒也太他娘的香了,一不小心就着了他的道!好在黄参将没有什么坏心思,不然真的要把各舰队指挥使给一锅端了!
舰队合流之后,选择让远洋航行经验最为丰富的郑彩作为整个舰队的领航员,船队纷纷让开航道,让后来的东番水师跃至排头,而后起锚,开始了切风侧行。
他们本就需要往外海飘,并非走的是从南往北的直线,所以不需要操纵船队不断变向走“之”字形,这一算下来,速度竟然比之顺风也差不了多少。
船队不断深入大洋,远离陆地,泛黄的海水逐渐变得清澈。一昼夜之间,船队航行千里,到达了青水洋,此时船队已经距离陆地二百多里,海水变成了深邃的蓝色。
此时海面风平浪静,甚至安静得有些可怕,与他们以往近岸航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更与夏季那狂暴多变的海洋形成了剧烈的对比。
从理智上来看,如今风向稳定,海面平静,他们应该处于非常安全的境地,但就像是脱离父母第一次上幼稚园的小盆友一样,这群“近海鸭子”的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剧烈的不安感。
沈寿岳有家学传承,鄙视野路子出身的陈继盛,可是真当他拥有了独自带领舰队,哪怕这只是一支运粮队的时候,才能感受到作为舰队指挥,心中无时不刻都存在的巨大心理压力。
海战往往是没有所谓的“胜败乃兵家常事”的,一旦战败,面临的就是敌人的赶尽杀绝,就是整一支舰队的覆灭!即使他现在只是在运粮食,即使这周围的都是他们的友军,他也依旧无时无刻在为着舰队的前途忧心。
又过了三昼夜,船队离开青水洋,进入了黑水洋。黑水洋海域深不见底,海水在阳光下呈现蓝灰色,阴天的时候则变成了彻底的黑色,到了晚上更加恐怖,伸手不见五指,分不清天空与海洋。
这种环境让船队士兵们的心里压力更加巨大,不过进入黑水洋以后,他们就无需对抗寒流了,此时黑水洋之下流淌的是一条从南向西北流淌的暖流。
此时他们距离山东还有一半的航程,距离辽东更是有三分之二的航程,然而仅仅过了三天的时间,他们的船队就跨越了数千里,抵达了山东。当陆地的轮廓重新呈现在船员们的眼中时,欢呼声自发响起,像是瘟疫一般传至整支船队。
“前面是山东文登的津岛大山!”登莱水师运粮舰队指挥,指着前方陆地的轮廓,激动地说道。
他们这次的航行比预想的要快得多,原本以为被广东人坑了一回,他们需要延期了,没想到还是成功地在元旦之前赶到了山东。
与友军不同,他回到山东就是回到了家,他不需要跟随船队南返,可以领取休沐假期回家过年了!
从苏州刘家港到山东登州,他们仅仅耗时十天的时间,而且还是在大冬天切风航行的情况下,这让众人心中都忍不住升起一股不太真实的感觉。
以往沿海航行,同样的路程他们得走上两三个月,并且时不时触礁搁浅、遭遇大风巨浪,或者被不开眼的海盗尾随什么的,绝对没有现在这一路如此的畅通无阻。
十天的航行,对于物资的损耗微乎其微。如今日子比较特殊,大家都想快点完成任务,回家与家人团聚,于是登莱舰队离队,返回蓬莱水城卸货,而其余船队则再接再厉,开始沿着庙岛群岛跨越登辽海道前往辽南。
相比于之前的上万里的航程,登辽海道全程只有千二百里,但这小小的一段路程,却让船队吃尽了苦头。
黄参将从广东而来,不知道什么叫寒冷,单薄的冬衣让他染上了伤寒。广东船医哪里治过伤寒,在广东,桂皮是用来煲汤的!其他几支船队的船医也没想到还能有人会得伤寒,他们也没有治过这玩意!
海洋相对于陆地是很保温的,跟陆地上比,这点寒冷算什么呢?!伤寒嘛,很简单,麻黄桂枝汤,医圣他老人家都手把手教过了,麻黄?!没有!桂枝?!也没有!
发汗,对发汗,喝酒也可以发汗!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船医也只能把黄参将当成死马,让他喝酒来发汗!
黄参将喝得醉醺醺的,病得更严重了,好在船队的这一大群蹩脚医工里面还是有一两个靠谱的。
靠谱的船医停了黄参将的酒,换成了热粥,在粥里面加点辽东特产,再加点干姜,黄参将嘬食热粥三升,汗出如雨,成功退烧,好歹也是捡回来半条命!
船队航程过半,遭遇寒潮,部分船体被冻裂,船员冻伤不说,船队还被强风吹得倒退了上百里,辽南半岛撤回了粮食接收同意,并对大明联合水师施展了一招大倒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