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五章 矩阵流量发酵,张扬重回美国纽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一百六十五章 矩阵流量发酵,张扬重回美国纽约 (第1/3页)

    张扬看了眼简报下方的评论,脑海闪过四个字…

    人声鼎沸!

    牛市趋势来临时,往往是带着质疑往上走的。

    如果所有股民都觉得接下来还能涨,甚至连街边卖菜阿姨都在讨论股票的时候,说明情绪已然抵达顶峰,危险正在悄然来临。

    股市明面上是投资市场,鼓励价值投资,与公司共同成长,但它同样是博弈市场,充斥资金和人性的双重博弈,说句“合法资金盘”完全不为过。

    因为无论是股市还是资金盘,都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最后一棒往往会承受巨额亏损。

    “越来越近了。”

    张扬喃喃自语。

    他很清楚股市是场什么游戏,也知道每一轮牛市的收割者和韭菜到底是谁。

    既然趋势无法改变,他只能选择独善其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7月16号中午的最新消息,德国MAN集团以60.48亿港元的总价格,购入了华国重汽25%股份,并享有25%+1股权,二者在技术和资本层面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

    什么是25%+1股权?

    简单来说就是在25%股份基础上,再加1股股权,让德国MAN集团的股权比例超过25%。

    出现25%+1股权条款,往往是两家公司在公司章程或监管规则明确某类事项需“75%以上表决权通过”,让持有25%+1股权方拥有一票否决权。

    市场将其解读为,以市场换技术的典型样本。

    针对这个事件,张扬则是发布了一篇名为《技术换市场的得与失》简要解读。

    他认为从短期看,华国重汽获得了先进技术和资本支持,MAN集团则打开了中国市场,双方处于共赢的平衡点。

    但如果平衡点被打破,比如说华国重汽想要摆脱MAN集团的技术依赖,就肯定会触犯到对方利益,而25%+1股权,以及背后的连带条款可能是潜在伏笔。

    除此之外,今天市场还传出了多则小作文。

    1,舟基集团下属金海湾船业,将借壳汇通集团上市。

    2,中登公司将暂停信托公司开设证券账户,以防止华国建筑IPO被市场热炒。

    3,平安信托将有可能成为常山股份的战略投资者,并渲染其市区土地价值高达50亿元。

    4,桂林三金上市首日套牢5亿元资金,炒新亏损率超六成。

    市场小作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而且多数涉及到内部消息和内部数据,张扬通过公开信息检索,根本无法知晓具体情况,只能收集整理,多留一个心眼。

    又简单整理了下A股消息面,张扬便通过邮箱,给财研网市场部总经理戴书翰发去邮件。

    “叮咚——”

    正在自己独立办公室的戴书翰看见邮件弹出,而且发送者是张扬邮箱那刻,连忙点开。

    [公司已拍下《巴菲特的慈善午餐》,以该主题编写推广文案,进行全网宣发造势,也可以加上阿里系背景,总投入预算是100万,开销明细交给财务审核。]

    “好家伙!”

    戴书翰看见邮件那刻,忍不住惊呼出声。

    他完全没想到,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花了320万美元拍下《巴菲特的慈善午餐》的神秘人,居然就是自家公司老板。

    320万美元啊!

    可不是320万华国币!

    要是他有320万美元,不,哪怕只是华国币,都可以立马躺平,安安稳稳过完下半辈子。

    “咕噜——”

    戴书翰咽了口唾沫,快速平复翻江倒海的内心。

    随后,他走出独立办公室,找到市场运营部的文案编辑白宇哲,述说文案的具体需求,紧接着他又找到负责对接自媒体的陈绍华,让对方去商议投流细节。

    自从华国于1993年12月15日和日本接通第一条海底光缆,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起,互联网在华国的影响力,以及网民数量都在快速上升。

    相比较于传统的报纸和电视投流,互联网投流的性价比、传播速度和范围都会更广。

    ……

    入夜时分,华灯初现,有关《巴菲特的慈善午餐》竞得者新闻开始在网络发酵。

    《震惊!阿里巴巴5000万注资财富研究网,正式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实控人张扬到底是何方神圣?》

    《豪气冲天!财研网老总张扬豪掷320万美元,拍得“巴菲特的慈善午餐”!》

    《沪财学霸创业?速览张扬校内经历与荣誉!》

    《今日提问,已明争暗斗多年,形成红海格局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是否会因为阿里系背景的财研网入驻而再起波澜?》

    《又是华国人,继段勇平、赵丹阳后,第三位华国人张扬,以320万美元,折合2185万华国币价格拍得巴菲特的慈善午餐!》

    阿里系、财研网、张扬、巴菲特的慈善午餐四个关键词,正在互联网不断发酵。

    收了钱的自媒体博主,默契使用多个账号,形成流量矩阵。

    什么是流量矩阵?

    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准确来说是简单粗暴,就是使用多个账号发布相同内容的帖子,钻平台给量规则的漏洞。

    拿新浪微博举例,每一位发帖者都会获得基础流量,这个流量可能是100曝光,也有可能是200曝光,无论质量如何,这个曝光量是平台固定的。

    既然曝光量是固定的,假设是100,那如果使用10个账号一起发布,那么获得的基础流量就是1000,如果使用100个账号,那么基础流量就是1万,这就是账号矩阵的基础原理。

    随着自媒体矩阵的发力,再加上财研网自有曝光量,很快就引起了一批头部财经媒体的关注。

    当《华国财经报道》的财经记者李铭致电财研网,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后,立马就对互联网现有内容进行了文字加工。

    不一会,《华国财经报道》的微博认证号发帖,验证了自媒体消息的真实性。

    有了《华国财经报道》这个权威媒体曝光,其他财经媒体也纷纷加入曝光行列。

    因为《巴菲特的慈善午餐》一直以来都是投资领域的热议话题,况且这次的竞拍得主又是华国人,还是位财经网站的老总,话题性瞬间被拉满。

    [皓月高照]:阿里系,财研网,什么时候阿里巴巴也来互联网金融凑热闹了?

    [国王陛下]:张扬这个名字好熟悉啊,好像在哪听说过,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了。

    [玉树见青苔]:好家伙!财研网老板不是“joker”吗?难道joker大神就是张扬?

    [悠然自得]:张扬你们都不认识吗?前段时间百度高校吧的风云人物啊,他还是沪都财经大学连续四年的专业第一名。

    互联网的力量是强大的,而且2009年的互联网检索没有隐私信息屏蔽,所有人在互联网留下的痕迹,都可以在公开的检索引擎中查到。

    张扬的个人信息,也被网友一点点挖了出来。

    而与此同时。

    另一边。

    远在杭城酒店出差,刚结束一天经济论坛交流的杨德龙正在互联网冲浪,当他看见财研网的老板仅22岁那刻,忍不住开口道:“这又是哪家少爷出来创业?”

    在他看来,22岁的年纪,不可能凭借自己开创公司,而且还是互联网企业。

    有句话说得好,22岁的女生风华正茂,22岁的男生穷困潦倒。

    22岁这个年纪如果没有家庭兜底,谁能摸出几百万创业,况且还有阿里巴巴背景。

    但随着杨德龙深入了解,他惊讶发现,有人说“joker大神”是财研网的创始人,还晒出了QQ群聊天记录,而深扒这个“joker大神”会发现,他起初还在百度贴吧每天分享交易心得,自从财研网正式运营,这个“joker大神”就彻底消失了,只留下最后的引流帖子。

    “joker是张扬。”

    “张扬就是joker。”

    杨德龙喃喃自语。

    张扬这个名字,他不止听说过一次,沪都金融圈的新贵,沪都财经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而且毕业典礼那天,他也到场参加了,并目睹过对方真容。

    如果joker就是张扬,张扬就是joker,那杨德龙就已经知晓自己欣赏的市场分析师到底是谁。

    他之所以使用财研网,就是看见了网站市场分析师的实力,这是没办法作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