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谁才是导演?畸形的商业模式 (第3/3页)
业内议论纷纷,资本的脚步更是急促无比。
与此同时,各大公司都不甘示弱,博纳影业更是抢在风口浪尖,宣布即将赴美上市。
“博纳将要成为中国第一家赴美上市的电影公司,已经获得了美国纽交所主板上市资格”
于东反应就很迅速,一下把资本的目光都集中了过去了。
一时间影视业仿佛开始进入了盛宴环节。
京城,一家古香古色的私厨包厢内,空气中弥漫着茶香与木质的淡淡清香。
熊晓鸽身着深色西装,神情笃定,正与吴宸对坐,谈起了业内的事。
“博纳在纽交所主板上不了,最多只能在纳斯达克上市。”
熊晓鸽放下茶杯,语气极为肯定。
“哦?”
“纽交所机构投资者对中国文化娱乐公司信任度并不高,一方面担心票房统计、政策风险,反而对于对财务透明度、公司治理要求更严格,据我所知,博纳影业应该达不到纽交所的要求.
所以若是吴导以后有想法的话,需要注意规避这些点。”
熊晓鸽就很专业。
吴宸轻轻颔首,眼中闪过一抹思索。
这时,服务员推门而入,领着一身中山装的张艺某走了进来。
“师兄.”吴宸起身介绍,“这位是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熊总。”
“张导,你好你好!”熊晓鸽热情地握手。
三人寒暄过后落座,桌上的菜肴陆续上齐。
这顿饭,吴宸大多时候选择了沉默,更多是充当聆听者。
两人都久经沙场了,虽然张艺某大多都是张卫平出面,但该懂的都懂。
席间,熊晓鸽坦率开口:
“我们IDG会通过旗下基金来投资,你们放心,我们不干涉导演创作。投资和财务我们专业,但拍电影这行,我们不懂,也不会越界。”
但听到这番话后,张艺某明显很是满意,几乎把IDG定为主要投资者之一,吴宸闻言,顿时就知道这份额可能至少要20%以上了.
洽谈从傍晚一直持续到晚间,席间觥筹交错,却并无虚话,最后宾主尽欢,皆是满意而归。
临别时,吴宸特意压低声音提醒:“师兄,张卫平那边的事儿”
“没问题,这次我和他说好了,听我的。”张艺某这次就很自信,挥了挥手,率先离去。
而此时熊晓鸽多少有点诧异。
通过一番旁敲侧击,他愈发确认:这个张卫平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几乎没有发挥作用,要钱没钱投,偏偏还能空手拿下国内发行权,甚至还能从中获利更多。
他熊晓鸽见过的资本运作手段可谓数不胜数,但这种“零投资却握有核心资源”的模式还是第一次见。
张卫平和张艺某两人这么畸形的商业模式,让他都忍不住问向吴宸:
“吴导,这张卫平究竟和张艺某导演什么铁关系,这生意还能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