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三章:北伦敦的最后一支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八十三章:北伦敦的最后一支舞 (第3/3页)

伦敦地铁皮卡迪利线北行的车厢里挤满了身穿红白球衣的阿森纳球迷。

    随着列车逐渐接近阿森纳站,车厢内的气氛愈发高涨。

    球迷们拍打着座椅扶手,齐声高唱改编自流行歌曲的助威歌:

    “摩纳哥公国滚回去!

    德尚和罗伊滚回去!

    俄国佬的球队一输再输,

    阿布的钱买不来欧冠!

    雷波诺列夫?他算老几?

    海布里的夜晚只属于枪手!”

    歌词刻意避开直接提及“法国”,因阿森纳主帅温格,以及阵中拥有亨利、维埃拉等法国球星,球迷对法国感情复杂。

    一个满脸通红的阿森纳球迷大喊:“伦敦是红色的!摩纳哥也是!但那是因为他们要流血”

    引来一阵哄笑和更响亮的合唱。

    列车驶入隧道时,突然有球迷带头唱起《亨利之歌》,整个车厢立刻跟上。

    几个举着“温格是先知”标语的年轻球迷,正用手机拍摄这狂欢般的场景,这在2004年还是新鲜事。

    当广播报出“下一站:阿森纳”时,球迷们默契地开始跺脚,震耳欲聋的节奏中,有人大喊:“让摩纳哥人见识下真正的海布里之夜!”

    列车进站时,透过车窗已能看到站台上飘动的红白旗帜,安保人员正严阵以待地疏导着这片沸腾的红色海洋。

    站台上的警察无奈地摇头,这样的夜晚,注定不会平静。

    海布里球场外,两种截然不同的入场方式正在上演。

    北看台入口处,穿着褪色球衣的老工人汤姆正塞给儿子一张价值42英镑的球票,这是他省下几周的烟钱换来的。

    “小子,记住今晚,”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这可是海布里最后几场欧冠了。”

    “首回合1-3落后算什么?我们可是不败之师。摩纳哥那帮法国人根本不懂英格兰足球的血性。温格先生会让他们见识什么叫战术。等我们翻盘晋级,决赛打波尔图或拉科还不是手到擒来?伦敦等这座欧冠奖杯等了多少年?切尔西那些暴发户想都别想。伟大的阿森纳!我们才是伦敦的骄傲!”

    “爸,可摩纳哥的罗伊”

    “闭嘴!那个罗伊算什么?不过是个在法甲踢了一年多好球的毛头小子。联合会杯冠军?那算什么荣誉!亨利可是世界杯、欧洲杯双料冠军,英超金靴拿到手软。那小子连亨利的脚后跟都比不上!等着看吧,今晚亨利会让那个法国小崽子知道什么叫真正的世界级前锋。等我们捧起大耳朵杯,你就能跟同学吹一辈子了——你爸带你看过阿森纳在欧冠登顶!”

    不远处,一群大学生正为谁该多付5英镑啤酒钱而争论不休。

    与此同时,球场VIP通道前,一辆辆黑色路虎整齐停靠。

    哈里王子戴着棒球帽快步走入专属电梯,身后跟着两名安保人员。

    20世纪50年代,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对阿森纳球员丹尼斯-康普顿极为喜爱,并曾公开承认自己是一名忠实的阿森纳球迷。

    英国民众普遍知晓,皇室家族中有多位成员支持阿森纳,哈里王子更是频繁现身于海布里球场东看台。

    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进入更衣室,正用流利的法语与德塞利寒暄,他胸口的阿森纳领带夹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他曾在电台宣称:“直至死也会是阿仙奴(香港称呼)的支持者。”

    电梯里,好莱坞影星基努-里维斯和导演斯派克-李讨论着亨利的跑位技巧。

    “我在纽约就迷上他了,”基努兴奋地说,“那速度简直像在拍电影。”

    斯派克-李却笑着摇摇头:“亨利当然厉害,但我是因为温格才支持阿森纳的。那个法国人,像个哲学教授一样改造了英格兰足球。他把科学饮食、数据分析带进更衣室的时候,其他教练还在允许球员赛后喝啤酒。”

    基努挑眉:“所以你其实是温格球迷?”

    “当然,他站在那里的样子——根本就是个导演,而整支球队都是他的杰作。”

    隔壁包厢,布拉德-皮特和黛米-摩尔接过服务员递来的香槟,却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场边热身的球员们。

    球员通道旁,奥沙利文拒绝了VIP座位。

    “我要和真正的球迷坐一起,”这位斯诺克冠军坚持道,最后被安排在死忠看台。

    当现场广播念出他的名字时,周围球迷爆发出比对待明星更热烈的欢呼。

    阿森纳作为伦敦最具影响力的足球俱乐部,长期以来吸引了众多政商名流和文艺界人士的支持。

    其中,英国媒体甚至曾将中国的周总理列为阿森纳球迷,这一说法源于他在20世纪20年代旅居伦敦期间,观看过当地足球比赛。

    考虑到阿森纳俱乐部起源于伦敦工人聚居的伍尔维奇区,以其工人阶级背景著称,媒体推测周总理更可能支持这支代表平民精神的球队,而非当时更具精英色彩的切尔西或热刺。

    这一说法虽无法完全证实,但已成为中英足球文化交流中一个有趣的历史注脚。

    英国《镜报》在周总理逝世时遗憾地称:“阿森纳失去了一位支持者。”

    此刻,无论是拿着站票的邮差,还是坐在真皮座椅上的政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同一片绿茵场。

    当《北伦敦永远属于我们》的歌声响起时,包厢里的香槟杯和看台上的塑料啤酒杯同时举向了夜空。

    球场看台上,几个英国女球迷正兴奋地交头接耳。

    “天啊,那个摩纳哥的罗伊也太帅了吧!”

    一个金发女孩指着场上热身的球员说道。

    “没错!黑头发配上那双黑眼睛,简直像从电影里走出来的,”她的朋友附和道,“而且你看他那身材,据说184的身高,瘦高但特别结实,跑起来简直像头猎豹。”

    “我查过资料,他好像还有亚洲血统?所以五官自带神秘,”第三个女孩插嘴,“笑起来的时候简直让人移不开眼。”

    “要我说,英超就该多几个这样的帅哥球员,”金发女孩笑道,“总比那些满脸胡茬的老将养眼多了!”

    几个女孩笑作一团,目光却始终没离开场上的罗伊。

    踩场环节结束,摩纳哥球员陆续走向球员通道。

    罗伊不紧不慢地走在队伍最后,这个细节引发了看台上英超球星们的热议。

    切尔西的兰帕德和特里交头接耳:“阿布真的打算签他?”

    特里耸耸肩:“法国帮那几个已经接到任务了。”

    果然,德塞利、加拉斯和马克莱莱正在商量赛后约罗伊吃饭的事。

    加拉斯小声说:“老板说了,不惜代价。”

    曼联这边,内维尔兄弟和斯科尔斯、奥谢凑在一起。

    “百分之百肖像权?”

    斯科尔斯摇头,“老头绝不会答应.”

    加里-内维尔补充:“大卫当年闹得那么凶,最后也才拿到六成。”

    纽卡斯尔的阿兰-希勒和曼城的罗比-福勒坐在中立区。

    希勒嚼着口香糖:“这小子确实有两下子”

    福勒点头:“但英超可不是法甲。”

    不远处,孙继海独自坐在角落,默默观察着这一切。

    VIP包厢里,年轻的C罗皱着眉头。

    门德斯拍拍他的肩:“如果摩纳哥赢了,我们得去更衣室祝贺他们。你得和罗伊正式认识一下。那小子性格不错,场上场下都好相处。以后你们要么当队友,要么当对手,但不管是哪种情况,现在建立点交情对你们都有好处。”

    C罗没说话,目光追随着场上的那个法国新星。

    “他现在这么抢手?”

    “切尔西那边已经准备好空白支票了,曼联唯一犹豫的就是肖像权分成的问题。不过这小子语言天赋惊人——法语是母语,英语和西班牙语都很流利,听说还会说中文。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也能应付日常交流。”

    门德斯笑了笑,“他比你大五个月,但已经是这一代最出色的球员了——两个赛季法甲最佳,欧冠射手王,第一届金童奖得主。说实话,克里斯,他现在就是你的榜样。”

    C罗皱起眉头:“他说过我是他‘小兄弟’.”

    “没错,不过那是玩笑话。那小子性格直率,场上霸气,场下倒是挺随和。你们要是能多交流,对你只有好处。”

    穆里尼奥独自坐在拉科鲁尼亚酒店的房间里,眼睛紧盯着电视屏幕。

    画面里,亨利和博格坎普正在中圈准备开球。

    镜头扫过散开的球员,定格在维埃拉坚毅的面容和皮雷专注的眼神上。

    罗伊站在摩纳哥半场,嚼着口香糖,目光从莫伦特斯身上移到教练席,笑容轻松,仿佛在享受这场大战前的紧张氛围。

    穆里尼奥嘴角扬起一抹玩味的笑容,自言自语道:“加把劲,阿森纳!让我看看是谁能和我相会在决赛.”

    话刚说完,他突然顿了一下,意识到自己的波尔图还没确保晋级决赛。

    但很快,他又恢复了那副标志性的自信神情,靠在沙发上,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

    “无所谓,”他低声笑道,“反正最后站在决赛场上的,一定会是我。”

    (我在继续写但不画饼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