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三章:这就是成名的代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十三章:这就是成名的代价 (第2/3页)

万瑞士法郎,将全部用于非洲儿童援助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表高度评价了球员们的公益热情,称赞这是一次“体育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

    据悉,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的12000余名观众到场观赛。

    巴塞尔市长在赛后特别致谢,表示这是“城市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慈善赛事之一”。

    (记者马克-施耐德)

    2003年12月17日,巴黎第8区蒙田大道背街公寓。

    清晨六点,巴黎的天色还浸在靛蓝之中,罗伊的公寓里已亮起一盏暖黄的壁灯。

    他掀开被子,赤脚踩在橡木地板上,冰凉的温度让他瞬间清醒。

    五组爆发力俯卧撑、五组引体向上、三十分钟核心训练——他的晨间健身从不需要闹钟提醒,肌肉记忆比任何提示都更精准。

    汗水顺着下颌滴落时,他走进浴室。

    流水冲去疲惫,剃刀在泡沫覆盖的脸颊上“沙沙”游走,胡茬褪去处渐现棱角分明的轮廓。

    擦干身体,他套上一件纯棉卫衣,走向厨房。

    平底锅里的橄榄油微微冒烟,鸡蛋滑入的瞬间滋啦作响。

    全麦面包跳出发烤炉时,咖啡机也正好完成最后一点萃取。

    他端着盛着煎蛋和面包的盘子走到窗边,用叉子轻轻戳破蛋黄,金黄的蛋液缓缓流出。

    就在这一刻,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层,洒在了餐桌上。

    清晨七点整,罗伊按下音响按钮,公寓里立刻响起Eminem的《Lose Yourself》。

    这台Bose音响的低音炮震得杯中的水微微颤动,歌词像子弹一样射出来:

    “Look,if you had one shot,or one opportunity

    (听着,若你此生仅此一次机会)

    To seize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one moment

    (去抓住梦寐以求的一切,就在这转瞬之间)

    Would you capture it or just let it slip?”

    (你是奋力一搏,还是任其溜走?)

    他光着脚踩在木地板上,脚尖轻轻一勾,那只黑白相间的耐克足球就听话地跳到了膝盖上。

    随着鼓点节奏,足球在他双脚间来回跳动,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粘在脚上。

    有时他故意用脚背轻轻一垫,球就腾空半米,再稳稳落回脚面。

    半小时过去,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最后一脚,足球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咚”地一声正中墙角的球筐。

    他抹了把汗,顺手把音量又调大两格,Eminem的怒吼骤然熄灭。

    七点三十分,罗伊拨通了希斯伦的电话。

    铃声刚响到第三声,听筒里就传来助理标志性的平铺直叙:

    “今日行程已确认。上午10:15的航班从巴黎飞往尼斯,车8:30准时到公寓。”

    临行前半个小时,罗伊打开电视,随手按着遥控器换台。

    体育频道的主持人们仍在喋喋不休地讨论着齐达内。

    “一个齐达内、两个齐达内、三个齐达内”

    他嘟囔着,连续换了三个台,最终停在了一档娱乐体育节目上。

    屏幕上正播放着齐达内的家庭特辑。

    画面切到一张泛黄的老照片:19岁的齐达内穿着戛纳队的球衣,身旁站着一位西班牙姑娘。

    “这就是韦罗尼克,”旁白介绍道,“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位西班牙舞蹈演员会成为足坛传奇背后的女人。”

    罗伊咬了口吐司,看着电视里闪过的一组组画面:年轻的齐达内在训练场边羞涩地揽着爱人;韦罗尼克放弃舞蹈事业后拍摄的时尚大片;他们三个孩子在马德里家中的温馨日常。

    “1988年,刚拿到第一笔职业薪水——5000法郎的齐达内,在戛纳的海边遇见了19岁的舞蹈演员韦罗尼克。这位来自西班牙弗拉门戈世家的姑娘,当时正随舞团在法国巡演。”

    “三年后,她为他脱下舞鞋,转型成为模特。看看这张为《ELLE》拍摄的封面,即使面对法国超模圈的激烈竞争,这位马赛媳妇依然闯进了时尚界核心圈层。”

    “有趣的是,”主持人神秘兮兮地说,“2001年齐达内转会皇马,其实是韦罗尼克的主意。她更喜欢马德里的阳光,而都灵总是阴雨连绵。”

    画面切到齐达内在采访中笑着承认:“有了第二个孩子后,家里的事都听她的。”

    最后播出的是一段家庭录像:齐达内系着围裙在厨房煎蛋,韦罗尼克在一旁温柔地看着。

    字幕打出:“三次世界足球先生,回家后依然是个‘妻管严’。”

    罗伊继续换台,直到一则切尔西的转会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

    电视画面切换到斯坦福桥球场,主持人声音响起:“在联赛杯意外出局后,切尔西老板阿布拉莫维奇准备再次打开钱袋。代理首席执行官史密斯今日宣布,俱乐部将在冬季转会窗口投入1亿英镑引援。”

    镜头切到史密斯在新闻发布会的画面,这位临时负责人推了推眼镜说道:“我们不会为平庸球员支付3000万,但如果今天市场上还有贝利,1亿英镑我们也愿意付。”

    “首先需要经验丰富的后卫,德塞利需要轮换替补。”他顿了顿,“中场也需要增援,贝隆的复出时间仍不明确。”

    现场一阵骚动。

    有记者提起瓦伦西亚中卫阿亚拉的传闻,史密斯摇头:“他在联盟杯已注册,无法代表我们踢欧冠。”

    这个回答引发更多追问,直到《每日电讯报》的老牌跟队记者抛出关键问题:“那一亿英镑究竟要买谁?”

    史密斯突然露出微笑:“我们的确询价过亨利,被阿森纳拒绝,但市场上还有更年轻的选项。”

    新闻最后,史密斯否定了引进齐达内的可能:“我们需要的是未来十年的基石,而不是只剩两三年巅峰的巨星。”

    镜头扫过看台上的阿布,俄罗斯富豪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

    电视主持人放下手中的资料卡,对着镜头挑了挑眉:“据我们刚刚收到的消息,切尔西已经准备为这位新星开出与范尼同等的报价——约6000万英镑。”

    他的搭档评论员露出狡黠的笑容:

    “说真的,我实在猜不出斯坦福桥要买谁?毕竟能让阿布掏出这笔钱的年轻人,全欧洲不超过三个手指头。”

    在罗伊离开公寓前,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克莱尔-贝特朗”的来电。

    他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传来女经理标志性的清冷嗓音:“Dior Homme想签你当代言人。这个奢侈品牌旗下的高端男装系列成立才两年多,主要面向18-35岁追求前卫、叛逆、精英感的年轻男性。现在Emporio Armani签了贝克汉姆,杜嘉班纳有托蒂和内斯塔,Dior需要同等级别的足球新星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克莱尔继续道:“而你,19岁的法甲头牌,加上庞大的18-25岁球迷群体,正好帮他们打开年轻高端男装市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创意总监艾迪-斯理曼觉得你的俊朗外形完美契合他们‘叛逆又精英’的品牌形象。”

    “前天我在颁奖礼上穿过一次他们的西装,还”

    “还不错?艾迪-斯理曼在后台盯着你看了整晚。知道他们市场部今早给我发的邮件怎么说吗?‘这个法甲头牌的身材简直就是为我们西装量身定制的’。”

    她突然轻笑一声:“艾迪-斯理曼的窄版西装,就像十五世纪米兰匠人为雇佣兵打造的轻甲,既不会影响你盘带时的爆发力,又能让《队报》的镜头拍不出你衬衫下的淤青。”

    罗伊笑着打趣:“资本战场上的甲胄吗?”

    克莱尔从车里走出来,一边打着电话一边朝Dior总部大门走去。

    “当然,我打算至少为你穿上这套现代铠甲要价80万欧元。”

    克莱尔的语气轻松:“正好是达芬奇当年为西泽尔-博尔吉亚设计铠甲预算的六百倍,通货膨胀真是美妙。”

    她刚把墨镜重新戴上,旋转门里就走出个熟悉的身影。

    夏洛特-卡西拉奇踩着高跟鞋轻快地迈下台阶,身后两个店员像捧着易碎品似的托着Dior最新款的礼服——防尘罩下隐约能看见精致的刺绣。

    “真巧,”克莱尔对着电话低语,“看见你们的小公主了。”

    克莱尔看着夏洛特钻进黑色迈巴赫,那姑娘嘴角还挂着笑容。

    “还记得她上次在混合采访区的样子吗?”

    克莱尔对着电话轻声说,“举着录音笔装模作样,问题问得比真记者还专业。”

    电话那头传来笑声。

    “好久没见到这位‘特约记者’了。”

    2003年12月20日,法甲第19轮,摩纳哥客场挑战雷恩。

    罗阿宗公园球场的灯光下,雷恩主帅博洛尼再次摆出标志性的5-4-1铁桶阵。

    比赛一开始,摩纳哥就陷入苦战。

    第7分钟,罗伊在中场连续变向摆脱迪多和索林,送出一记精准直塞。

    莫伦特斯单刀推射,却被切赫用腿挡出。

    “又是切赫!”解说员叹息道,“这会不会是捷克人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