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前车之鉴犹在 (第3/3页)
李渊急令河东的十几万唐军立即回援长安,可李世民不仅不奉诏,反而伙同屈突通发动了兵变,软禁了叔父李神通,夺取了兵权,执意继续攻打晋阳。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他班师回朝之后不久,就被任命为剑南道大行台尚书令,远赴巴蜀任职,理论上已经失去了跟太子李建成争夺储君之位的可能。
李孝恭甚至曾经听到过一些小道消息,说本来李渊是打算将李世民终身软禁在秦王府,多亏了窦皇后在临终前向李渊求情,李渊念在夫妻多年的份上一时心软,最终放弃了软禁李世民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决定让李世民远离长安,以免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李世民作为李渊的嫡次子,擅自动兵尚且落到如此下场,李孝恭作为侄子,又怎么敢触犯逆鳞呢?
想到此处,李孝恭只能长叹一口气,语气有些歉然道:
“秦王殿下,我知道你说得没错,可没有陛下的旨意,我是万万不能调动兵马,更不敢擅自出兵攻打荆襄。”
虽说早就猜到李孝恭不会轻易答应,可当李世民听到李孝恭如此决然拒绝出兵,内心还是不由一阵失望。
但他也理解李孝恭心中的顾虑,因此并没有再劝,只是换了一个思路道:
“孝恭,我知道你的难处,我也不想你为难……这样吧,你这段时间称病在家,由我带兵去攻打荆襄。
若是将来朝廷怪罪,你便说是我趁你卧病在床之时强行夺取了兵权,如此一来,哪怕是父皇真要治罪,也治不到你的头上,如何?”
听完李世民的话,李孝恭一时低头不语,显然是在思考此举是否可行。
最终,他还是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变得斩钉截铁:
“殿下,兹事体大,我不敢拿那么多将士的性命和前程去冒险,所以,请恕我不能听从你之言。
但我这边会让每一位将士都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旨意一到便立即发兵,绝不会贻误战机的!”
见李孝恭这边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李世民没有再劝,只是重重叹了一口气,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叹气道:
“若是大唐败了,败得一点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