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3章 击鼓传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83章 击鼓传花 (第2/3页)

,暗香浮动。

    书生驻足凝望,忽然笑道:‘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何必见人?’遂折梅一枝,踏月归去。”

    胤祥眨着眼问:“三哥,这典故原是说王子猷访戴安道,怎么变成书生了?”

    胤祉含笑轻点他额头:“典故是死的,人是活的。你瞧窗外这雪,这梅,岂非正应了‘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意境?”

    众人望向窗外,果然见雪映月色,梅影横斜,一时皆静默品味。

    *

    第三轮,胤禛接过梅花。

    他神色沉静,略一思索道:“我讲‘王旦荐寇准’。”

    “商鞅变法时,恐民不信,乃立木于城南,募民徙至北门者赏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增至五十金,终有一人徙之,果得赏。自此,秦人知令出必行。”

    “治国如治家,无信不立。济世堂能推行无阻,正因朝廷言出必践。”

    十三阿哥若有所思:“所以四哥查贪官,从不手软?”

    胤禛淡淡道:“法如徙木,不容儿戏。”

    *

    第四轮,胤祺笑吟吟地接过花枝。

    他眉眼弯弯,“我讲个《韩非子》里的——‘和氏璧’。”

    他环视众人,“卞和献玉,先被刖足,再遭讥讽,直至楚文王剖石,方显绝世之珍。”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世间至宝,往往藏于顽石之中;而真才实学,亦需慧眼方能识得。”

    胤祉含笑接道:“五弟此言,倒让我想起《论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第五轮,胤祐展开花枝,眼珠一转。

    “我讲‘孙康映雪’。”他指了指窗外雪光,“孙康家贫,无灯夜读,便借雪光读书,终成一代名臣。”

    他顿了顿,又道,“《晋书》载,他后来官至御史大夫,却仍清廉自守,家无余财。”

    胤禛颔首:“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

    第六轮,花落胤禩掌心。

    他指尖轻转梅枝,含笑道:“那我便讲‘谢安围棋赌墅’。”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大家想必耳熟能详。但你们可知,他初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