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6章 重返朝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366章 重返朝堂 (第3/3页)

次走私船队行迹诡秘,专挑风高浪急之夜靠岸,且……”

    他偷瞄了一眼康熙的脸色,“且疑似有当地豪绅暗中接应,官兵未至,货物已散入市井,追查极难。”

    殿内气氛骤然紧绷。若只是走私,尚可严查严打,但涉及倭寇探子和地方势力勾结,便成了动摇海防的大事。

    康熙眸色沉沉,未立即开口,而是转向胤礽:“保成,此事你怎么看?”

    胤礽神色沉静,略一思索,便条理分明地开口:

    “皇阿玛,儿臣以为,此事需分三步应对。”

    其一,明查暗访,切断勾结。

    “走私能成规模,必有内应。可密派钦差赴江浙,明面上巡查海防,暗地里彻查地方官员、豪绅与走私团伙的往来账目。

    尤其是近日突然阔绰的商贾,或频繁出入港口的生面孔,皆需重点盯防。”

    其二,以利诱之,分化瓦解。

    “走私者无非求财。可张贴告示,凡主动举报走私线索者,按货值重赏;若能指认同伙,更可减罪。而接应的豪绅——”

    他眸光一冷,“抄没家产以充军饷,看谁还敢铤而走险。”

    其三,借力打力,清剿倭患。

    “倭寇探子混入,必绘图记录。可故意‘泄露’几处虚假布防图,引蛇出洞。同时令水师伪装成商船巡逻,一旦发现敌踪,立刻合围剿灭。”

    他语气不疾不徐,却字字如钉,钉死了问题的要害。

    康熙眼底闪过一丝赞赏,却又故意追问:“若倭寇不上当呢?”

    胤礽微微一笑:“那便换他们不得不‘上当’——儿臣听闻,倭寇最缺生铁火药。不妨放出风声,称某港有商船私运铁料,他们必定闻风而动。届时,请君入瓮即可。”

    满朝文武听得目瞪口呆。

    这一环扣一环的计策,不仅狠辣老练,更把人心算计到了极致。

    康熙终于抚掌大笑:“好!就依太子所言。”

    转头对那大臣道,“拟旨时,把太子第三条的‘虚假布防’改成‘新旧布防交替’,虚实结合才更可信。”

    胤礽眸光一亮,躬身道:“皇阿玛圣明。”

    朝臣们这才回过神来,纷纷高呼“太子殿下英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