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五十二、太空电梯第一阶段 (第3/3页)
杜老终于露出今天第一个真心的笑容:“这证明了玄羽材料的一个特性——记忆效应。”
“即使在断电状态下,它们的晶格结构仍能暂时保持相转移状态。”
杨院士飞快记录着数据:“这个缓冲期有多长?”
“根据刚才的数据......”杜老调出曲线图。
“在1000吨负载下,大约35秒,实际在太空环境中,由于温度更低,这个时间可能会延长到两分钟。”
“足够我们启动备用电源了。”
实验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欢呼声。
但杜老已经转向下一个测试内容:“现在进行疲劳测试,循环负载从100吨到1000吨,频率0.5HZ,持续一万次。”
“现在?”杨院士惊讶地问。
“现在。”杜老的目光扫过疲惫但兴奋的团队成员,“因为我们的太空电梯等不起,人类的未来也等不起。”
“三天内,我们必须完成所有的测试,确保整个纸鸢计划彻底万无一失!”
......
三天后,一份极为详细的资料由疲惫到极点却也兴奋到了极点的杨院士提交到了指挥中心。
纸鸢计划,正式开始!
——
三号大陆西北核心工业区,大量的玄钢和羽铁矿石被运送到这里。
这里已经修建成了最大的玄羽纳米材料生产基地,将负责纸鸢计划所需要的所有特制合金缆绳的制造。
郑民强放下行李,环顾这个突然变得拥挤的宿舍区。
作为东国老钢铁最优秀的特种钢缆操作技师之一,他和三千多名同行在二十四小时内被调集到了这里。
“老邓,你也来了?”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唐天宇,他在全国技能大赛上的老对手,正拖着行李箱大步走来。
“这阵仗,比当年前面移山工程还要大。”邓民强指了指远处灯火通明的厂房,“听说要生产一种能通到太空的绳子?”
王海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没错,听说这玩意儿叫玄羽纳米材料,能吊起一艘航母,我们要用它来造太空电梯......”
他们的对话被尖锐的哨声打断,穿着蓝色制服的工程指挥官站在广场中央,手持扩音器:
“全体人员注意!”
“十分钟后B区3号厂房集合,换上无尘套装进行岗前突击培训!重复,十分钟后......”
---
穿过长的远超常理的防尘通道,B区3号厂房内部比邓民强想象的还要壮观。
三十条全自动生产线呈放射状排列,中央控制台像布满显示屏,显示着每一个环节的
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挂在厂房正中的那截银灰色缆绳样本——直径约一厘米,在灯光下泛着奇特的金属光泽。
“那就是我们的目标。”总工程师杨院士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传遍厂房。
“从今天起,你们每个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工程的建设者之一。”
邓民强站在3号生产线前,面前的设备与传统钢缆生产线截然不同。
除了常规的绞合机、热处理炉外,新增了五台标着【超导丝嵌入单元】的奇怪装置,以及一个充满蓝色液体的透明舱室。
“注意看操作演示。”培训工程师启动模拟程序。
金属原料首先在纳米处理舱中被转化成头发丝细的玄羽纳米管束,随后五根超导金属丝像神经般被精密编织进管束中心,最后经过固化炉,出来时已变成杜老展示的那种神奇合金缆,只不过要细的多。
“这种特殊缆绳要承受的拉力相当于......”总工程师在中央大屏幕上写下一串天文数字。
“所以任何瑕疵都是致命的,质检标准是超高强度钢缆的一千倍以上。”
“各位都是相关行业的精英,话我就不多说了,熟悉半个小时后正式开始作业。”
“不要害怕失误,我们不计成本,不计损失,但是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前摸清楚材料特性,磨练出足以完成任务的技艺!”
“训练时间三天,三天后我们将在你们当中挑选出最为优秀的两百名操作工人,进行第一阶段五万公里直径0.5厘米的线缆制造。”
“现在,训练开始!”
(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