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6章 对不上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56章 对不上号 (第2/3页)

投票数,竟然就大大超过了呆弯的总人口。

    其实光明卖出去的明信片方便面,到目前已经有9000万袋了,不过大多数人并没有把明信片寄给节目组,而是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等坐上张延那辆丰田皇冠,任贤奇又小小的震惊了一把,毕竟在岛媒宣传中,大陆目前还处在马车与自行车赛跑的时代。

    “自行车确实多,但汽车销量也渐渐起来了。”张延一边启动车子一边解释道:“毕竟人口基数在这里摆着,哪怕只有少数人有能力买车,总体消费也会超过港台。

    估计等到二三十年后内地老百姓富裕起来,内地光是工业消费的零头就能比得上港台了。”

    为了向任贤奇展示圆梦的实力,等进入到市区后,张延还专门载着他绕了两条商业街。

    听着外面喧嚣的音乐声,王晶花心领神会的对任贤奇介绍道:“现在各家商店外放的歌曲里,十首歌至少有六首和《我为歌狂》有关,至少有两首歌是我们圆梦出品的。

    这是在京城,如果是在三四线的中小城市,我们圆梦出品的比例还会上升不少。”

    这就是圆梦现在的底气所在,在MV下乡计划推行了将近一年后,圆梦的歌在小城市和县城里至少占据了半壁江山。

    不只是任贤奇,郑志化听了王晶花给出的数据,也不禁感叹道:“都说大陆这边日新月异,没想到你们圆梦变化更大更快。”

    “哈哈,应该说是咱们圆梦才对。”

    张延笑着更正了郑志化的说法,但郑志化却有些沉默。

    这让张延不禁有些纳闷,难道郑志化临时又有反复,不想跟圆梦签约了?

    这之后他旁敲侧击了几句,但没能得出答案。

    直到中午吃饭时,郑志化才主动揭晓了缘由。

    “我感觉我的灵感正在枯竭。”

    郑志化捧着茶水,无奈道:“制作《落泪的戏子》期间,尤其是在我父亲去世后,我就总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所以签约圆梦之后,我恐怕没办法再像前几年那样一年一专、甚至是两专了。”

    原来是这样。

    张延遗憾之余,又向郑志化提出建议:“其实你签约之后,也可以试着给咱们公司的歌手写歌,或许换个思路就能激发出创作灵感了。”

    接着,他又把圆梦内部的原创歌曲提成机制,简单向郑志化介绍了一下。

    郑志化听完,点头道:“这倒是比岛上更进一步,岛上虽然也有抽成制度,但那是针对唱片发行的,商演的收入就没创作者的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