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9章 入网在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49章 入网在即 (第2/3页)



    联想的老柳?

    这个人这个企业,不管是在现在还是未来都很有名,不过口碑却是两极翻转。

    张延也越发坚定了做个过客的想法,不然真说出什么有用的,那不成资敌了?

    所以接下来他跟老柳哼哼哈哈,半句正经的没有,老柳见状,就有些怀疑对方是不是和倪某人有什么瓜葛,所以也没了交谈的兴趣。

    “张老师?”

    结果这时就有熟人认出了张延,不是别人,正是当初话不投机,从此再无音讯的张澍新。

    “张总。”

    张延笑问:“你那网络公司搞起来了没?”

    “暂时还没有。”

    张澍新倒是并不奇怪会遇到张延,对方虽然年纪轻轻就封建迷信,但也确实对互联网有着独到的见解,会关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打完招呼后,张澍新就有些犹豫,要不要在张延身边落座,这时她忽然注意到了张延身旁的老柳。

    仔细辨认了一下,顿时激动道:“您是柳总吧?我以前在《中国科学报》当记者的时候,参与过您的相关采访报道,只是很遗憾没能跟您面对面交流。”

    “那你现在不用遗憾了。”张澍新话音方落,张延果断起身道:“你们聊,我换个位置。”

    老柳和张澍新都是一愣。

    眼见张延拎起大哥大,跑去了左侧第二排的位置,老柳疑惑的问:“这小伙子是什么来头?”

    “呃,他应该算是搞艺术的,名下有全国最大的唱片公司、经纪公司,今年国家开放民营资本进入影视业,好像就是他提出的倡议,而且他的影视公司也成了五个试点之一。”

    张澍新毕竟是记者出身,又是搞策划公司的,以前是没把张延往娱乐圈联系,那次见过面,她也偷偷做了不少功课。

    “噢~”

    老柳点点头,又问:“他家里是?”

    “好像是河北一个市里的普通职工,他以前也是印刷厂的工人,靠写通俗赚了第一桶金,然后又写剧本、搞综艺——《天津卫》、《我为歌狂》、《中国诗词大会》,都是他的手笔。”

    这下老柳又忍不住皱起眉头,既然是白手起家,从事的行业和自己也没什么冲突,怎么这小伙子对自己那么排斥呢?

    另一边。

    张延离开老柳后就觉得浑身轻松,主动跟旁边的年轻人搭讪道:“哥们,怎么称呼啊?”

    对方是个戴眼镜的小伙儿,瞟了张延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