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二百五十八章 各方反应,众生百态! (第1/3页)
五月廿七,旧相致仕。
六月十一,新相上位。
相位更替,相权过渡。
消息传出,自是不免惊起轩然大波!
就连国子监的报纸,也少有的有了“哄抢”的现象。
毕竟,这可是涉及宰辅大相公的更替。
宰辅大相公!
何为宰?
主宰,治理!
何为相?
辅助、辅佐!
宰辅大相公,也即辅佐君王主宰天下的人臣。
简短的称呼,蕴含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绝对权力。
一言一行,皆为治政国策。
一举一动,皆为政局风向。
这样的人物,关于江山社稷,涉及人选更替,自是惹人注目不已。
以往,报纸尚未普及,政局消息较为闭塞,市井百姓、小官小吏也就可能知晓一丁点皮毛,还不一定准确。
如今,报纸普及开来,就连市井百姓、小官小吏也有资格知晓“第一手”的庙堂政局。
这就更是为相位更替添上了一把火,人人热议,惊叹不已。
其中,热议点无非为二:
其一,新相江昭,仅是三十二岁!
三十二岁的大相公!
这是什么概念?
就算是与史书上有名的“年少得志者”相角力,也绝对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自春秋战国至今,有名的年少得志者,无非三人:
甘罗、霍去病、周瑜!
三人中,甘罗长于口舌,十二岁就游说列国,为秦赢得十六城,受吕不韦破格拜“上卿”。
由此,也就有了【甘罗十二拜相】的典故佳话。
但,上卿是上卿,丞相是丞相!
十二拜上卿不假,但终其一生,也未曾真正拜相。
由此观之,未必可与江大相公相媲美。
霍去病长于兵略,二十一岁拜大司马骠骑将军。
然而,从常规意义上讲,霍去病是外戚!
并且,骠骑大将军较丞相而言官位也低上不少。
丞相、宰辅大相公,肯定有区别,但区别并不大。
丞相和宰辅大相公,本质上都是代指特定时期的中枢掌权者。
丞相,本质上是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的具体官职,为中枢最高行政长官。
宰辅大相公,本质上是对“辅佐君主、总揽政务”、执掌中枢行政大权的官员的称呼,偏向于称呼,而非官职。
这主要是宰辅大相公的官职并非是“宰辅大相公”的缘故。
宰辅大相公仅是称呼,其真正官职其实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内阁首辅、枢密院枢相三位一体。
这就是丞相与宰辅大相公的区别。
除了本质上是官职和称呼的区别以外,并无太大区别。
也因此,霍去病位低于宰辅大相公,且是外戚,有幸进之嫌,自然也不一定真就压得住大相公江昭。
江东周瑜,文武兼修。
此人,三十四岁任“中护军”一职。
大相公江昭三十二就宰执天下,周瑜自是差了不少,不提也罢。
总而言之,三十二岁宰执天下,绝对是堪称古今一流人物。
而且,江昭拜相还非常有含金量。
名满天下、开疆拓土、扶帝掌权、抚压四方、变法革新.
凡此种种,名望、资历、政绩,功绩、履历、格局
无一例外,都是近乎断档的存在。
这样的人,上位大相公,除了让人惊叹以外,竟是并无反对声音。
含金量之高,可见一斑!
除了年少得志惹人热议以外,相位的“平稳”更替、相权的“平滑”过渡,也惹得不少官宦为之注目。
一般来说,相位更替都会存在一定的“政治动荡”局面。
或长或短,长则一年半载,短则三五十天。
这种“政治动荡”的诞生,盖因新相、旧相的核心利益相冲。
旧相就要致仕,注定会大肆安排门生故吏上位掌权,希冀借此维持政治影响力。
新相就要上位,自是偏向于通过人事任命巩固权力,不肯让旧相插手人事任命。
于是乎,旧相尚未致仕,新相尚未上位,自是不免斗上一斗。
这一斗,可能斗上三五十天,也可能斗上一年半载。
有时候,新相是次年上位,但可能年关都没过,两方人马就会斗起来。
要是有点政治仇怨,那斗得就更是凶狠,时常导致政局混乱不堪,甚至是内斗不止、清算不断,以至于毫无治政社稷可言。
偶尔有一两位大相公较为平稳的更替相位、过渡相权就已经算得上是特例。
这一次的相位更替,无疑特例中的特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