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赵策英想要御驾亲征?! (第2/3页)
理论上,一位六部尚书的晋升,就能让其下两位正三品的侍郎相继擢升,左侍郎擢拔为尚书,右侍郎迁左侍郎。
其后,还会有人来填右侍郎的位子,这就足以支撑一位从三品安抚副使入京为官。
从三品安抚副使空出了位置,就可让一位正四品大员身披紫袍
粗略一算,一位六部尚书的晋升,起码可让四五位三品大员一起实现晋升。
而一般来说,政绩大考会有三四位内阁大学士致仕荣休,也即有三四位六部尚书实现晋升。
这一连串算下来,擢拔人数着实不少。
几位内阁大学士,或是面色微松,或是紧皱眉头。
约莫一炷香,名单传回江昭手中。
“其三,银行的奏疏,事关白银的流通问题。”
一道文书拾入手中,江昭面色严肃不少。
“宁远侯统兵渡海,从东瀛提炼了五十七万斤白银。”
“此后,每一年可能都会有百万斤左右。”
“为了便于白银流通,章衡上奏,拟定让商人以铜钱兑换白银,一贯半铜钱,可兑换一两白银。”江昭徐徐道。
封建时代,不少人都不懂经济的流通原则,就知道铜钱和白银是提炼出来的产物。
铜钱和白银提炼出来,就是钱,就能买东西!
殊不知,铜钱和白银本质上仅仅是起货币效用,其价值与生产力挂钩。
在铜钱和白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力越高,社会生产的物资越多,两者的货币价值就越高,一贯钱能换取的东西就越多。
反之,要是铜钱和白银总量大肆上涨,但生产力不变,社会生产的物资不变,也就意味着铜钱和白银都会大肆贬值,甚至可能引起市场经济崩溃。
从客观事实上讲,铜钱和白银可以猛地大量增多,但社会生产的物资却不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变多。
也因此,白银流通并不意味着朝廷可以胡乱花钱。
五十七万斤白银,要是使用得当,便是白银流入市场,助力商品经济繁荣兴盛。
可若是使用不得当,便有可能造成货币挤压,白银贬值,乃至于市场经济崩溃的窘境。
为此,章衡选择了较为保守的打法。
以货币总量为锚点,一贯半社会中的铜钱可兑换银行中的一两白银,这就使得银行中的白银成功流入了市场,但银行中少了白银,多了铜钱,钱币一进一出,等于没有流入市场!
也即,社会流通的钱币总量没有任何变动,仅仅是相当于货币种类更换而已。
一旦市场流通了白银,朝廷根据市场流通需求,再慢慢向市场注入白银和铜钱即可,风险相对较低。
这种法子相对保守,但也不容易出错。
“可。”
“亦可。”
几位内阁大学士,相继点头。
“其四,兵部上奏,粮草运输.”
文渊阁。
炭火旺烧,茶炉飘香。
尺许小火炉上,干竹为柴,挂着一尺许茶釜。
江昭持箸,不时添上一些蜂蜜、鲜牛奶,轻轻搅动。
淡淡的奶香、清新的茶香混合溢出。
赵伸小手攥着衣角,一瞬不瞬地盯着茶釜,认真注目,暗自咽口水。
江昭一瞥,淡淡一笑,也不意外。
事实上,受制于生产力的缘故,就算是朱紫权贵,能吃到的好东西也相当有限。
特别是调味品方面,着实是太过稀少,几乎都是以蒸、煮为主。
大人尚且如此,小孩能吃到的好东西就更是稀少。
一般来说,也就吃些米粥、碎肉、鲜果之类的东西。
奶茶,鲜甜清香,说不上是降维打击,但也绝对是相当勾人。
约莫一炷香,茶香四溢,乳白滚动,热气腾腾。
江昭拾起两盏茶杯,一大一小,盛了两盏奶茶。
赵伸垂涎已久,早按捺不住,身子微微前倾,小手已伸到半空,一副蠢蠢欲动的模样。
江昭摇了摇头,抬手轻轻拍过小手,轻声制止道:“别急。太烫了,冷一冷。”
“哦。”
赵伸眼巴巴的望了两眼,点了点头,乖乖缩回手,只是目光依旧黏在那杯奶茶上,连眨都舍不得多眨。
约莫三五十息,江昭伸手碰了碰杯壁,奶茶已然从滚烫变为温热。
“拿稳了。”
较小的一杯奶茶递过去,江昭叮嘱道:“小心烫。”
“好!”
赵伸应声,捧起奶茶一口一口的啜饮起来。
一时间,唯余淡淡奶香、茶香。
一杯饮尽,赵伸连忙凑近:“江相公,我还要喝。”
江昭抬眉,又倒了一杯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