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替代 (第2/3页)
是哪来的,能长期供应吗?”
“这不是本地牛,产量又少,还真没办法稳定供应。”老马笑着敷衍了一句,并没有说牛肉的来源。
孙涛提上牛肉,一行三人离开了肉铺。
李哲对着一旁的韩主任问:“您知道他的肉打哪进的吗?”
“他娘舅是肉联厂的干部,每隔一段时间能弄一批,但量不多。这种秦川杂交牛处于实验阶段,并没有进入民用渠道,也没有市场定价,一般都是肉联厂进行调配。”
李哲说道:“韩主任,您能联系到秦川杂交牛的供应渠道吗?”
韩主任想了想:“你想要多少?”
“一天几十斤吧。”李哲说了一个保守的数字,除了国内的秦川杂交牛,他还会想办法购买进口牛排。
“我可以试着联系,不过需要外汇券结算,人民币肯定是买不到的。”
“没问题。”
选好了肉类品种,李哲三人又去了杂货区。
杂货区的种类最多,也是最复杂的。西方人的需求和国人的需求是有区别的;例如面粉就分为高筋和低筋面粉,油类是橄榄油和菜籽油,调味品更是如此。
好在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末,政策一直在推动国产代替品,崇文门菜市场大部分都能供应,少部分无法供应的,李哲只能想其他办法。
忙完后,已经是晚上六点多。李哲并没有回家,而是带着牛肉去了蒙娜丽莎餐厅。
见到李哲后,沈亚楠有些诧异,李哲很少这个时间点来,而且手里还提着一块肉,打趣道:“老弟,这是啥意思?来姐餐厅吃饭,咋还自备食材了?”
李哲倒不是图便宜,主要是他不擅长做牛排。他也听说过,做牛排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肉的品质,再一个就是火候;现在牛肉品质肯定不如进口的,他以前也没做过牛排,那指定好吃不了。
李哲简单将情况说了一下,二姐笑道:“老弟,你的小店可以啊,面积不大,东西挺齐全。”
李哲苦笑道:“我原本没想弄这么多品类,只是想上一些果蔬的相关产品,结果弄着弄着就多了。”
二姐招手叫来一个服务员,李哲看着眼熟,正是前些天他一起招聘的女大学生陈菊。
“橘子,把这个拿到后厨,让厨师做了。”
“嚯,李老板真会过日子。”她接过牛肉,对着二姐笑道,“老板,以后我们也能自带食材来餐厅加工不?”
李哲:“……”
你礼貌吗?
二姐:“……”
二姐没搭腔,一脸嫌弃。
孙涛在李哲身旁耳语:“李哥,这服务员咋这么说话,也太没眼力劲儿了。”
李哲苦笑道:“这是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这就是为了跟外国人交流,增加练习口语的机会,人家又不指望常干……”
“难怪呢。”得知对方的身份,孙涛再望向对方的目光有些不同了,暗道这大学生就是不一样,说话都有底气。
此时,苏明远就站在不远处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