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争议和影评 (第3/3页)
精品中的精品。
首先,泰囧的笑点密集而自然,能够随着剧情的推动而层层递进,小包袱设计得巧妙,大包袱则往往是剧情的转折点或者爆发点。
在喜剧电影里,“剧情笑点”大于“人设笑点”大于“零碎小段子”。
好的喜剧电影,都是剧情逻辑合理,利用剧情产生误会和反差,来制造笑点;人物也要鲜活生动,有搞笑的记忆点,比如牛耿的乌鸦嘴,李成功的秃顶,黄博的民谣情圣,波波的“加钱导游”。
下面我来仔细分析一下,江一锋到底花了那些心思,才设计出泰囧的喜剧效果。
……
其次,泰囧的镜头调度,也是大师级的。
别的不说,就江一锋拍摄眼镜王蛇追逐的镜头,找遍全世界,也没哪个导演可以拍得如此完美!
他在泰囧里的镜头调度,已经达到了化境。
观众看完乐哈哈,只觉得好看,但具体操作层面有多少学问,外行人并不懂
正因为如此,张伟坪敢无知的嘲笑泰囧,而张一某到现在也没出来说泰囧不行。
我相信他肯定看过泰囧,看完之后便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所谓的电影深度。
其实在我看来,泰囧是很有深度的,电影在嬉笑怒骂之中,就展现出了泰国这个国家的荒诞现实。
帮派横行,白男至上,军阀和宗教问题泛滥,所谓的旅游业,就是欧米底层白男的买春地。
当地的底层人为了摆脱贫穷,女的去卖,男的摧残身体当人妖,也要去卖。
这也是波波为什么金钱至上,把“要加钱”作为口头禅。
李成功最后为什么要把博宁强卖给米国公司?
因为他不得不卖,不卖就回不了国。
泰囧这部电影,我第一次看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第二次看也笑得很开心,第三次看的时候,就沉默了。
如果你把故事的视角,放在女主角波波身上,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她出身在泰国普通家庭,从小不能读书,但她洁身自好、奋发向上,不想去站街出卖自己,更不想弟弟去当人妖,所以她当导游,拼命的赚钱。
为此不惜假扮人妖,被本地帮派追杀,好几次差点丧命。
一番出生入死之后,她终于赚到了一笔钱。
回家时,却发现弟弟已经打了针,成了人妖,正依偎在一个肥胖恶心的白皮猪身上。
如果你是波波,你还笑得出来吗?你有波波的坚韧和自强吗?恐怕你早就麻木认命,开始信教寻求来生福报了。
这就是真实而残酷的世界。
如果我们国家没有站起来,下场就跟泰国一样。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金陵十三钗。
这电影让白男到我国大屠杀时期来当救世主,宣扬虚假的慈悲,立意上极其恶心,逻辑上更是站不住脚。
其实大家仔细对比,就会发现泰囧虽然轻松搞笑,但剧本的逻辑和深度,是把金陵十三钗吊起来打的。
只是江一锋很克制,他知道观众是来看喜剧的,就把这些矛盾和现实给藏了起来,不影响大家的观看体验。
而真正愿意反复品味好电影的人,多看几次电影,又能体会到泰囧这部电影的美妙之处。
不得不说,江一锋导演确实牛逼,他不成功谁成功……”
看到这里,江一锋自己都笑了。
这个肖泱还是挺会吹的。
江一锋拍泰囧的时候,根本没想这么多,就是认认真真的拍摄而已。
被肖泱这么一顿吹,好像很多东西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一样。
看评论区,很多观众都信了。
“卧槽,博主真的专业,原来喜剧电影有这么多学问,学到了!”
“这样对比的话,江一锋这次确实完胜了张一某。”
“博主是真的细,看完他的分析,我还想去电影院再看一遍泰囧。”
“我刚刚去电影院二刷了泰囧,发现博主说的观点,确实跟电影能印证上,博主牛逼,但江一锋更牛逼!”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江一锋对待作品都是认真打磨的,感谢博主的科普。”
“我看完泰囧只会哈哈哈哈,博主却能分析出这么多东西,我和博主之间的差距,就如同博主跟江一锋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江一锋的电影有深度和立意,泰囧讽刺了白男吃人的本质,但却不会喧宾夺主,还是让观众哈哈大笑。
反观张一某的金陵十三钗,明明是一部灾难大片,却要吹捧白男,女主还要献身白男,跟他滚床单,真的恶心。”
……
看到这些评论,江一锋想了想,还是转发了筷子兄弟的视频。
一方面这段视频吹捧江一锋和泰囧,吹得很到位,江一锋很舒服,而且很多人看完分析后,愿意去电影院二刷甚至三刷泰囧;
另一方面是江一锋夺了筷子兄弟的气运,能补偿就补偿一点。
未来有机会,也可以把肖泱签到锋行传媒,资助他拍电影。
在江一锋的操作下,筷子兄弟的视频“纯粹的喜剧?你真的看懂泰囧了吗?”在网上火爆了起来。
两天时间不到,视频的播放量就突破了千万。
筷子兄弟的账号粉丝,也达到了30多万,涨粉迅速。
很多网友看完视频后,对泰囧这部电影有了新的认识。
一时间,网络上到处都是吹嘘泰囧和江一锋的言论,泰囧的票房表现很强势。
而金陵十三钗则是名声越来越臭,票房越来越低。
无论张伟坪怎么蹦跶,都回天乏力了。
至于张一某,这位是一如既往的装死,任由你们骂,就是不回应任何争议。